从气温上升到15℃那刻开始,一年一度的“春季限定”又正式打响了。
今年的春季限定们,也没少在食品口味上创新——玫瑰葡萄饼干、白桃乌龙奶茶、樱花白葡萄气泡水……
甚至连鸭脖也配上了樱花味跳跳糖。
周黑鸭推出「樱花味跳跳糖x鸭脖」;图片来源:
周黑鸭官方微博
带着忐忑咬下一口,顿时感受到口腔里释放的奇妙味道,复杂又和谐,“一边疑惑一边觉得好吃”。
消费者永远拿不准,各类春季限定口味是惊喜还是踩雷,但面对花花绿绿的春季限定包装,转头还是借口“为颜值买单”。
这么多年来,品牌对“春季限定”的热情丝毫未减。今年的春季限定新品的集体扎堆,让樱花粉再一次席卷了便利店货架。
全家今年的“春日樱花漫游”货架;图片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春季限定究竟有什么魔力,让品牌如此热衷?今年的春日限定食品们,“新瓶”里装的是不是“旧酒”?
我们观察了近期春季限定的口味和新品,去各大商超、便利店实地体验了把春日“氛围感”。
“春日限定”远不止争抢热度、短期营销那么简单,品牌们正在动用长线思维,试图在这个时期达到更多“目的”,从而在这股热潮退去前,稳固消费者对品牌的理念认知和期待。
一、“活”的限定包装,让消费有互动
严格说来,春季限定食品这件事,有点儿两头不讨好——品牌猜不准新口味的接受度,消费者生怕花钱买“踩雷”。
就拿樱花味举例,樱花之于春天,约等于桂花之于秋天,是早就锁定的cp。
然而樱花味的众口难调程度,可以说跟“止咳糖浆替代品”樱桃味无出其右,以至于在食品测评圈里被评为“美丽废物”——樱花有多好看,樱花味就有多难吃。
樱花味食品,真的这么难吃吗?;图片来源:微博用户
春季限定食品,口味包括但不限于樱花、桃子、莓果、抹茶等等,“酸甜清新味+粉色系包装”早已是品牌推新的通用公式。
撞上情人节、樱花季、三八妇女节,更为品牌营销活动的落地提供了契机,纷纷抢滩“她经济”。
去年天猫发布的“她力量”报告显示,天猫头部新品牌中,80%聚焦女性消费需求。新品牌易感人群中(一年购买12次以上新品牌的消费者)70%为女性,贡献了新品牌50%左右的GMV。[1]
但也有报道指出,需要重视女性消费中隐藏的粉红税(pinktax)。不少女性消费者开始抛弃“颜值溢价”,更注重产品本身。名为“粉红税抵制者联盟”的豆瓣小组,就聚集了两万多组员,宣言“不需要被附加的伪需求”。
这意味着,部分消费属性强的零食饮料品牌,单靠“新瓶装旧酒”在包装上变换风格,已经不够有说服力了。
因此,品牌开始寻求更多突破口,试图用产品激发情感共鸣,试图突破商品属性成为社交品。
让消费者动用多感官,如变化图案风格、在外盒上制造“小机关”互动。从气味、触感、视觉上环绕营造“氛围感”,从而驱动购买行为。
上个月,奥利奥推出「新花果口味」系列饼干——玫瑰葡萄味、樱花柚子味,口味主打酸甜果香。
奥利奥春季限定的包装“黑科技”;图片来源:奥利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