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非遗之花绽放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https://m.39.net/pf/a_4620144.html

普洱居住着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等26个民族,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大观园和生态文化博物馆。这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族团结誓词碑熠熠生辉,茶马古道马帮铃声悠悠回响,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绝世无双,各类民族文化色彩斑斓……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洱,犹如一朵朵绚烂之花,绽放着时代的华彩。

佤族独弦胡音乐。(普洱非遗中心供图)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胜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充分挖掘普洱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切实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

见证历史“非遗”项目绚丽多彩

“摆呀,摆出一个春天;摆啊,摆出一个希望!”年1月31日晚,独具普洱“非遗”文化元素的拉祜族舞蹈《摆出一个春天》站在了央视虎年春晚的舞台上,展现了普洱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载歌载舞的“春天”,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普洱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普洱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文化多彩,非遗项目遍布九县一区,具有项目类别多、民族覆盖全、地区分布广,以及传承人总量多、级别高等鲜明特点。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39项,市级项,县级项;代表性传承人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65人,市级人,县级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3个,其中省级7个,市级16个;传承基地5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7个、县级45个。

拉祜族传统编织。(澜沧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同时,普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高,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如拉祜族史诗《牡帕密帕》、哈尼族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佤族神话史诗《司岗里》、傣族传统音乐《宣抚司礼仪乐舞》等国家级目录,记载和孕育着普洱少数民族的创世和发展的历程,许多成了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实属少见和难得。

保护宣传“非遗”文化焕发生机

一直以来,普洱市通过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大保障,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加大宣传、提升影响力,加强监督、确保落实等方式,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和数据库,切实提高了“非遗”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传承人补助经费,确保资源普查、资料征集、实物收购、濒危项目的抢救保护、申报项目等工作有必要的资金保障,并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其次,加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保护力度和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培养了一批批有能力、有兴趣、有专业素养的人参与“非遗”项目的传承活动,确保“非遗”得以代代相传,为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此外,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考评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制定问题清单,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6月10日至12日,普洱市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走进普洱学院、思茅区红旗广场、普洱职业教育中心等地,开展丰富多元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推动人民群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展现“非遗”在融入现代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彝族跳菜。(景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普洱市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全方位开展“非遗”宣传和保护活动。线上,通过网络开展非遗系列宣传活动,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扩大了“非遗”传播的受众面和传播面,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线上了解普洱的“非遗”,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度、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得以凸显。线下,积极开展“非遗”进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等活动,不仅让群众零距离地触摸“非遗”、了解“非遗”,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而且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承创新“非遗”传承走出新路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工坊负责人李宪兰创办了西盟印象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既做技能培训,也设计生产销售民族文化产品。公司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佤族织锦为主体,通过对传统的材料、配色、款式进行提升,开发出了众多符合现代市场的商品。“我在佤山当老师30多年,走遍了佤山的村村寨寨。有一次,我在一个偏僻村子里看到佤族妇女做的手工织锦非常漂亮,就想能不能利用他们的织锦技艺来增加村民收入。”李宪兰说,在她的带动下,西盟县建立了4个佤族织锦工坊基地,培训了一批又一批手工织锦技能人才,许许多多老百姓因佤族织锦实现了脱贫致富。

普洱市充分研究“非遗”项目及产品价值,鼓励传承人创新发展思路,挖掘“非遗”产品附加值,结合市场实际,打造出更多的文创产品,积极探索出了“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文创”“非遗+歌舞”的“非遗”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渠道,“非遗”工坊、“非遗”客厅、“非遗”旅游等成为普洱文旅新名片。

通过“非遗”工坊的形式,直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全市设立了25家“非遗”工坊,有农民工近人,以及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近户人在工坊工作,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年,普洱挂牌成立云南省首个“非遗客厅”,搭建起了一个集展示、科普、宣传销售为一体的线下平台,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文化体验和休闲消费的综合性场所。年,“非遗客厅”入选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年)》,仅年,“非遗客厅”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万元。通过“非遗”旅游,把开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和打造的“非遗”元素精品歌舞在旅游景区进行展示、展演,广受游客喜爱,进一步挖掘了普洱“非遗”项目及产品的价值,使其发挥了更大的价值。

(来源:普洱日报记者于飞编辑:张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