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茺蔚,猪麻,茺蔚草,坤草,益母蒿,月母草,
寒,苦,辛。归心胞、肝、膀胱经。
耳鼻喉科常用药
活血化瘀调经,利尿消肿。用于血脉阻滞,月经不调,经行不畅,小腹胀痛,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小便不利,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疮痈肿*,皮肤瘙痒。亦可用于子宫肌瘤引起的经量增多,或癌症伴有高血压,癌瘤造成的胸腹水,全身浮肿。
煎服,9-30克;外用适量,取鲜品冼净,捣烂敷患处。瞳孔散大者忌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为唇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的全草。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本经》:“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一名益母,一名益明,一名大札。生池泽。”
《新修本草》:“捣汁服主浮肿,下水,消恶*疔肿,乳痈丹游等*并傅之。又服汁主子死腹中及产后血胀闷,滴汁入耳中主聤耳,捣傅蛇虺*。”
《本草纲目》:“活血破血,调经解*,治胎漏产难,胎衣不下,血晕,血风血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痔疳痔疾,打扑内损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辨药指南》:“入肝清热疏散,专治胎前产后诸证,故名益母。凡胎前气易滞,故恶阻而胎不安。产后血易凝,故血晕而腹痛。以此活血行气而不推荡,使血气流通以除凝滞,大有益于阴分,故云有补阴之功。此非濡润之物,体本枝叶,仅可通散,不可滋补,惟用之疏滞气,即所以养真气,用之行瘀血,即所以生新血耳。”
益母草Yimucao
《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鲜品春季幼苗期至初夏花前期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后干燥。生用或熬膏用。
辛、苦,微寒。归心包、肝、膀胱经。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
9~30g;鲜品12~40g,煎服;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孕妇慎用。
干益母草置干燥处;鲜益母草置阴凉潮湿处。
益母草的功效作用
辛、微苦,微寒。入肝、心经。
活血祛瘀,舒肝调经,利尿退肿。
本品寒凉清热,专人心肝经血分,功专行血祛瘀,舒肝调经,为妇科经产之要药,常用于妇女血脉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血滞腹痛、恶露不尽及跌伤内损、瘀血作痛等证。本品兼有利水消肿作用,可用于急慢性肾炎及血尿,均有效。
1.活血行瘀:①用于痛经。痛经有经前痛和经后痛、有刺痛、有胀痛,各不相同。经前痛属实,为气血瘀阻;经后痛属虚,为血虚有瘀;刺痛以血瘀为主,胀痛以气滞为主,不论哪种痛,均可用益母草治疗,或各类汤药中配以本品治疗。②用于血滞闭经。女子十八周岁月经尚未初潮及以往月经正常今三个月未行又非怀孕者,称为闭经,原因分虚实两大类,虚者气血虚弱,实者气滞血瘀痰阻。本品主治实证闭经,可与当归、川芎、桃仁、香附、红花等药同用。③用于产后气血瘀阻腹痛,可与生化汤(即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加本品)服之。④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下血淋漓不尽,属于血瘀下血者,可配用本品。
2.疏肝调经:月经失其正常的周期性称月经不调,多为七情所伤。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情志之变最先犯肝而出现月经不调,故治疗应首先疏肝调肝。本品为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药,多以配伍调用。
3.利尿消肿:用于肾病水肿及孕期水肿,可与白茅根、茯苓、白术、桑白皮等同用。
益母草与仙鹤草,二药均可止血而用于妇人崩漏下血证。但益母草性专治血行血,为祛瘀血、生新血而止崩漏下血,故运用于因瘀而崩漏下血者;仙鹤草性善收敛,能敛血理血而止崩漏下血,且因其止血留瘀,故可用于无瘀滞的崩漏下血证。二者止血功同.又各有所异。
1.配茺蔚子:益母草活血调经,疏散旁达,主治妇人诸瘀血证,故有益母之名;茺蔚子为益母之子,活血调经之功与益母草相类,但质沉重坠下降,偏于下血祛瘀。两药合用,活血行血而不破血,为妇女调经之要药。
2.配香附:益母草善入血分,行瘀血而新血不伤,养新血而瘀血不滞;香附主人气分,又入血分,解郁调经,气顺血行,行气兼引气血滞。二药合用,活血化瘀,行气消滞,为妇科胎前产后、经期血瘀气滞证之要药。
益母草3.配赤芍:益母草善活血化瘀,赤芍性专祛瘀止痛,二药合用,行血祛瘀力佳,消滞止痛力甚,用于血瘀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等证。
4.配蒲*:瘀血内阻,影响冲任二脉,血不归经,以致产后恶露淋漓,日久不净,治宜行血活血,祛瘀止血。益母草善祛瘀血,生新血,而活血止血;蒲*行血祛瘀,收涩止血。二药合用,活血化瘀止血效佳。
5.配白茅根:白茅根凉血止血。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二药合用,祛瘀止血,利尿消肿,为治水肿兼瘀证之要药。
阴虚血少者忌服。气血素虚兼寒及滑陷不固者忌用。
内服:9~l8克,入煎剂,熬,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烂外敷。
孙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