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引领普洱形象频频“出圈”
“摆呀,摆出一个春天;摆啊,摆出一个希望!”虎年春晚,来自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舞蹈《摆出一个春天》在全国人民面前惊艳亮相。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利用文艺创作的强大内生动力,将文化事业作为带动普洱文旅推广的“颜值门面”,架起面向内、外两个市场的桥梁,与20多个省内外艺术院团建立合作关系,普洱文化艺术作品亮相加拿大、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坦桑尼亚等10多个国家和北京、上海等40多个大中城市,以文化“破圈”的方式,促进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合作全面拓展,彰显普洱本土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以文化为媒,将“普洱文化现象”转化为“普洱印象”,全市创作了舞台艺术作品余个,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余幅,脱贫攻坚报告剧《宾弄赛嗨》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培训班举办期间震撼登场;原创话剧《农民院士》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节目;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进京展演并在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展播。
普洱文旅根植于浓厚的“边地”文化氛围,把群众文化作为激发民间艺术创作灵感的内生动力,建立完善了门类齐全的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经过多年打造,“开心广场·和谐文化”月月演成为本土惠民品牌活动,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十年来,全市支农村业余文艺表演队为群众演出0余场(次),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永远不走的宣传队”。
“非遗”工坊、“非遗”旅游、“非遗”客厅等普洱特色化“非遗”项目成为普洱文旅融合“新名片”,老达保村、班利村等传统村落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普洱市立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传承保护为抓手,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创作基地,推出《摆出一个春天》《牡帕密帕》等原生态歌舞,并在全市范围内成立23个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54个传承基地,以传统“非遗”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产业“萌生”多元业态带动旅游经济兴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普洱不仅仅是一种茶,更是一个旅游胜地、一种生活方式、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
十年来,普洱文旅不断扩展“旅游+”内涵和外延,推出了一批文旅、农旅、茶旅、咖旅、林旅、康旅产品,茶咖庄园游、茶咖研学、咖啡特色文创集市旅游产品备受游客青睐,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普洱寻味、品味、回味。
十年来,普洱文旅力补短板提质加速促发展,先后引入金洲、东软、上海九泽、松赞等一批行业领先实力企业,相继建成普洱国家公园、茶马古道旅游景区、云缦营倚象山半山酒店、熙康云舍健康度假酒店等一批高端休闲旅游度假产品。年至今,普洱市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亿元,增长倍;普洱市文旅产业投资企业由年的国有企业占比22%、民营企业占比78%分别上升到年末的44.98%、52.26%,其他类别企业占比2.76%,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市场潜能不断激发。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A级旅游景区24个,评定精品旅游饭店8家,建成半山酒店13家。十年来,普洱市先后荣获“十大旅游潜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等称号,连续3年入选中国康养城市50强,景迈山获评“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多项举措同向发力文旅市场走向“复苏”
连日来,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推出的“长颈鹿”“野象”“小熊猫”野生动物文创雪糕人气高涨,“普洱野象”的话题重新登上微博热搜,因“世界大象日”重新引起网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