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美家乡美食推荐官征文眷恋家乡的 [复制链接]

1#

每一座城市都有各自迥异的历史渊源、文化积淀以及鲜明的人文特色,需要慢慢琢磨和细细品味。假如将饮食也看作文化的一种,那么回味家乡的特色小吃,是怀念家乡、深谙家乡文化内涵和性格特征的良好途径。

我祖籍湖南长沙。长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还记得童年时,在长沙的大街小巷,米粉店、面馆随处可见。但多年后,我才觉得奇怪的是,外地常标榜“长沙米粉”,而家乡却多的是号称来自常德的小店,且一律打“津市米粉”的招牌。长沙的老字号不少,如杨裕兴、黄春禾等,但数街头的粉面最好吃。随意择一家小店品尝,感觉均有家常风味,难得是汤原汁原味,与面和作料浑然一体,而米粉则香辣适口、微带酸味,大开食客胃口。桌上的瓶瓶罐罐盛着酱油、醋、剁椒等,本地人吃完米粉,习惯于往汤里倒些醋,咕噜咕噜地喝下去,据说有助消化之功用。

(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然,粉面乃日常饮食,虽然别具一格,毕竟还未能让人啧啧称奇。饕餮一族自有绝佳去处,比如去南门口吃“口味虾”,我只要回长沙,一定要去品尝。南门口是长沙大排档宵夜一条街,各种风味食品咸集,其中最具号召力和美誉度的则要算口味虾了。白天这里的店铺关门闭户,无声无息;一到傍晚,仿佛月光唤醒了所有的活力,显得热闹非凡。专门炸“口味虾”的排档,器具倒颇简单,不过一张桌子一口锅,但盛着剁椒、干椒、甜酱、盐、蒜末、姜丝等作料的碟子一字排开却很是壮观。要不了多长时间,一份炸得红彤彤的小龙虾装入盘中,置于桌上,食客便可以大快朵颐了,他们咬嚼鲜美的虾肉,以干辣椒、剁椒和甜酱等调味。油香、作料香气氤氲,小龙虾香辣可口,果然不愧“口味虾”的大名。别说吃了,就是闻着也教人食指大动、垂涎三尺啊!

(图片来自于网络)

然而,老长沙最富盛名的小吃还要算火宫殿的“油炸臭豆腐”了。它如同武汉的鸭脖子、天津的大麻花、成都的麻辣烫一样,已经成为所在城市最值得自豪的民间饮食文化象征。我去过很多次坡子街,专门好这一口,爱这一味。长沙的油炸臭豆腐以黄豆为原料,在水豆腐、卤水中浸泡半日以上,再用茶油经文火炸得微微焦黄,佐以麻油、干辣椒粉、大蒜泥等食用,其特点是“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当然最怪的莫过于以臭知名,完全不同于其他食卤以香自诩。但它是闻着臭,吃着香,外焦微脆,肉软味鲜(全是因卤水中放有鲜冬笋、浏阳豆豉、香菇、上等的白酒之故)。据称,臭豆腐源自北京,从湘阴传入长沙,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说到臭豆腐,就不能不提火宫殿,它位于长沙坡子街,原系祭祀火神的庙宇,始建于乾隆12年(),晚清时期发展成为集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会集市,至民国时期已是“摊担罗列,车棚撑伞”,成为街头小吃的闹市,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堪与北京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齐名。火宫殿的臭豆腐天下驰名。据说当年毛主席回长沙点名要吃火宫殿的臭豆腐,刚卸任的朱总理最想吃的也是它,还用飞机空运漂洋过海送给老布什品尝,外国朋友来长沙也以吃上一碟为荣……还有一则市井传奇更夸张,说文革期间到处流行刷毛主席语录,火宫殿的墙壁上刷的居然是“火宫殿的臭豆腐就是好吃”。这些当然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但无疑为它增添了神秘色彩,也可见民间对之极度推崇近于崇拜了。

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项目绝不简单,甚至可以说从一个地域的饮食风味,能够窥见其历史文化传统,推断出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故乡湖南长沙的小吃,每一种都色彩鲜明,味道浓烈,又决少不了辣椒,且多源自民间,看来是与我的家乡湖湘文化中既敢为天下先,又坚韧不拔、质朴务实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令我无时不刻怀念不已!

文/倪贤秀(年逾花甲,文学爱好者,参加并获得近百项文学征集活动奖项。)

今年,湖南将举办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谱写文旅产业发展新篇。由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推出的“最美家乡推荐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