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说小沈阳火爆tdzf32mp [复制链接]

1#

也说小沈阳"火爆"


随着《不差钱》在今年的“春晚”的演出,小沈阳在全国“火爆”起来。在《不差钱》中的演技如何?已经不是话题。但现在这样的“火爆”,无论如何让人有话可说。小沈阳是个演员,是个以演小品为主的演员。作为赵本山的爱徒,据说是多才多艺的——能说会唱,演男是男,扮女是女,学谁像谁。但笔者以为,他从《不差钱》这样一次在全国观众中的亮相中就被喜爱或热捧,似乎还有小品之外的东西。据说,一个演员的走红有四种情形:第一种是有真才实学,靠真功夫,真演技演出来的;第二种是有个好师父,靠沾师父的光带出来的;第三种是靠“包装”捧出来的;第四种是靠媒体“炒”出来的(据说还有一种,那是光指少数女演员——靠睡出来的)。如果是真正的“德技双馨”当然无话可说。但近些年来,由各路媒体参与捧红的不在少数。前些年,媒体一直对社会上的“追星族”多有质疑。但大家只要静心思考一下,这最大的“追星族”其实是我们的媒体和。时下无论大报小报,不仅有娱乐专版,而且是对那些所谓的“星们”从穿着到妆饰,从演员本人到其家庭,从圈内到圈外,从恋爱到结婚,从怀孕到生孩子……都是采写的内容,媒体的文字或影像。因此,圈内人对这些人就有了一个不雅的称号:“狗仔队”。笔者以为,这顶多也只能算是一种社会现象,而非文化现象——文化现象首要的任务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人和传承某种深层文化的东西。之所以说是社会现象,是因为它只是在娱乐层面,没有深层的内涵。笑一笑,闹一闹,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时间有限的愉悦和快乐。而这样的在文化层面的社会现象多以特定的形象作为包装——更多的注重的是包装,内容并不重要。同时是以一种调动观众参与的互动性的活动。互动性越强,观众的参与度越高,这样的社会效果越好。正像我们的父辈在没有读过大学或没有考上好的大学,而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好大学)那样,观众是通过这样的互动,把自己的欲望和演技通过互动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他们不是真的为了欣赏演出,而是为了某个演员——“偶像”、“粉丝”或者说自己借机参与一把、互动一回——更多的是外在的东西,而非艺术。小沈阳的“火爆”,笔者只愿称它为社会现象。他的所到之处,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笑爆”。那些所谓的“粉丝”们在小沈阳的演出现场,尖叫、献花、献吻、拥抱成为主角,而小沈阳此时此刻,成为了那些为他疯狂的观众的玩物。这些观众只是为小沈阳而来,没有管他演出的节目内容——这就是社会现象的本质或缺陷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草根文化”。即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他们在生活之余只需要欢乐和愉悦——有的仅仅的只是为了一笑,为了与演员的热情一抱、热烈一吻——仅此而已。当然,作为演员来讲,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或追求。简单地讲,就是要对得起观从,要追求更高的层次。赵本山把东北二人转或者说东北小品推上了“春晚”,在全国有了众多的观众,但实事求是的讲,还没有形成文化现象,还需要小沈阳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于是,笔者说:小沈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只停留在各种“火爆”的场面之中与观众自娱自乐!(2009年4月17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