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年第三季度财报,卤味巨头之一的煌上煌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下降17.2%;净利润.1万元,同比下降86.4%。
而就在年9月26日,佐餐卤味品牌紫燕百味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打破卤味行业上市三巨头(煌上煌、周黑鸭和绝味食品)格局。前有疫情限制,后有新玩家追赶,作为“鸭脖第一股”的煌上煌,该何去何从。
从“鸭脖第一股”到“落后巨头”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南昌,创立于年。5年,煌上煌开设了第一家分店,随后进入快速成长期,逐渐成为集养殖、屠宰、肉制品深加工、销售完整链条于一身的成熟企业。
在成立的近0年时间里,煌上煌也获得了不少成就,例如被评为“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西省酱卤肉制品工程研究中心"。年9月5日,煌上煌在深交所A股挂牌上市,成为酱卤肉制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在煌上煌,周黑鸭和绝味食品这三个主打鸭类卤制品的公司中,煌上煌最早上市,也被称为“鸭脖第一股”。
但是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煌上煌,却逐渐落后于年港股上市的周黑鸭和年上交所上市的绝味食品。煌上煌的落后主要可以体现在盈利能力和市值两个方面:
1、盈利能力落后:根据卤味三巨头煌上煌、周黑鸭和绝味食品年报数据,除年(周黑鸭受武汉疫情影响较大),煌上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一直是三巨头中最低。年,煌上煌的营业收入只相当于绝味食品的约三分之一,而归母净利润只有1.45亿元,其竞争对手绝味食品的归母净利润已接近10亿元。毛利率方面,周黑鸭毛利率持续领先,煌上煌与绝味不相上下,且均呈下降趋势。综合来看,煌上煌的近几年的盈利能力不如周黑鸭和绝味。
2、市值落后:截止年12月26日,煌上煌收盘价1.77元,总市值70.54亿人民币;周黑鸭收盘价5.5港元,总市值.5亿港币(按当天汇率合人民币.2亿);绝味食品收盘价59.14亿元,总市值59.94亿人民币。而在年,煌上煌的收盘价曾达到5.29元,相较于巅峰时期,煌上煌市值大幅缩水,也说明资本市场对其信心不足。
硕眼探企根据各企业年报整理
行业前辈为何吊车尾
无论是成立还是上市时间,煌上煌都可算是绝味和周黑鸭的行业老前辈,为何如今发展不如后来者呢?
对于食品行业,从货品生产,配送至各销售渠道,再销售到消费者手上,供应链体系的发达、销售渠道的搭建以及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障等,这些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因此,煌上煌的经营问题,我们可以从“货”→“渠道”→“人”的链条逐一寻找原因。
(硕眼探企自主分析)
1、煌上煌的供应链体系不够完善:对于短保质期的低温卤制品来说,完善的供应链网络是非常关键的护城河。煌上煌目前在全国有八大生产基地(其中三个仍在建设),同时计划筹建海南、山东、京津冀生产基地。虽然初步实现了南北布局,但东西向仍有较大留白。且结合煌上煌的门店分布可以看出,一个基地需要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大。而竞争对手绝味有21家生产基地(其中两个仍在建设),能实现00-公里半径内的每日新鲜配送。相较之下,煌上煌的生产基地个数少,密度小,对门店的支持力度有限。
硕眼探企根据各企业年报整理
2、煌上煌门店地区分布不均,范围局限:根据窄门餐眼和年半年报数据,煌上煌门店目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28个省或直辖市,且门店集中在江西大本营和邻近的广东省。目前门店数量过万的绝味已经在中国大陆的1个省或直辖市布局门店。我们从门店区域数量可以看出,绝味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门店已相对均匀。结合供应链网络的覆盖情况,煌上煌和绝味门店分布的地域差异性也能够得到一定的解释。
窄门餐眼数据,硕眼探企整理
、煌上煌未充分利用好线上销售渠道:随着卤制品锁鲜和真空包装技术的不断发展,乘着电商发展的春风,卤制品可不再局限于线下销售,且培养线上渠道的销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对线下门店的冲击。但成立时间更早的煌上煌并没有充分利用好网络销售渠道。从粉丝数量来看,以淘宝旗舰店为例,周黑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