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quot马云雕像quot是quot忽悠新闻quotmz0nmdbu [复制链接]

1#

马云雕像是忽悠新闻


“两个多月后,杭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内或将出现一个高2米、重2吨的马云头像雕塑……据检索,目前国内尚无以在世的商界人物为蓝本的城市雕塑。” 这是某报7月28日刊登的一则新闻稿件的开篇内容。通栏的标题《杭州中央商务区拟竖马云竖雕像》和近半版的篇幅显示了意图,这一意图产生的效应十分明显,国内多家媒体随即跟进,短短36个小时,“马云雕像”已经成为数百家媒体的焦点新闻或热门话题,加入到这波新闻涟漪中的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上百家主流平面媒体,更有数百家广电和络媒体,参与评说的民不计其数。 以上那数以百计的媒体和不计其数的民或许没有注意到,本文导语部分的“新闻”只是建立在“一旦”和“可能”之上的一种假设。这则新闻说:名为《偶像——马云》的作品构思图已进入公开比选环节,一旦获得认可,将被做成实物落户杭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进行为期一年的展示,并可能被永久性陈列。 而据笔者了解,上文提及的“一旦获得认可”,根本就没有获得认可。杭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偶像——马云》只是一位讲师(也有媒体称是副教授)的个人构思,雕塑展的组委会在对作品方案进行初评时就否决了这一作品,并将作品构想图撤了下来。根本不像稿件所说“获得了专家的广泛认可”,而稿件所说“马云雕塑获得了不少杭州市民,尤其是年轻族群的喜爱”也不过是该新闻作者的臆想而已。这位负责人告诉,钱江新城(即本文导语中所说的“中央商务区”)从未有过竖马云雕像的设想,过去讨论过竖人物雕像的话题,但只是指历史人物。 既然“一旦”不存在,马云雕像“可能被永久性陈列”的可能也就成为零。 就是这样一则以假设为基础的新闻,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一假设不可能成为现实,却引起了如此强烈的新闻冲击波。笔者在google上看到,已经有433篇有关“马云雕像”的新闻和评论。其中以批评杭州市*府和马云的为多,比如《肉麻的雕塑,肉麻的城市》(山西晚报)、《活人树雕塑有点肉麻》(武汉晚报)、《马云雕像——马氏造神运动的又一次兴起》(IT商)《市场不相信个人崇拜》(竞报)、《阿里巴巴B2B必然走向衰落》(计算机世界),还有对艺术和互联的批评的,如《从马云的人头雕像看艺术的媚富性》(浙江在线)、《马云雕像背后的互联“英雄饥渴” 》(北京青年报),等等。 笔者很为杭州这座城市、马云及阿里巴巴公司,以及整体的艺术和整体的互联打抱不平,因为在这场由虚拟的“马云雕像”新闻引起的批评大战中,他们是无辜的。 近年来,一些书画界人士以制造新闻事件来哗众取宠。将一只活鼠悬挂在白布上以木榔头猛击出血而死并命名为“鼠画”,以雪山为背景往几名女郎的单薄白衣上泼墨涂鸦而称之为行为艺术,以扫把、胡须、头发等为笔书写而称之为特异书法,都曾经被媒体“发现”并成为“新闻”,这次则是以一个已经被否定的雕塑构思,炮制了一起引起全国媒体关注并评说的新闻事件。 作为新闻界的一员,笔者很为这类忽悠式的“新闻”担忧。新闻的主要功能和新闻的主要任务是为受众提供对称的信息,如果媒体提供的是不对称的信息,受众将做出错误的认知和评判,甚至引发社会性事件。哗众取宠的始作俑者不会考虑这些后果,但作为社会公信力象征的媒体,却有责任也有义务杜绝这类忽悠式的“新闻”出笼。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