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藝術香港”一键
(藝術香港訊)在北京「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海外作品展區,筆者面對四位參展的華人畫家作品,浮想聯翩,心潮澎湃。於是執筆講述自己這幾年來,三次前往美國自駕走訪了幾十位已經移民北美的廣州美術學院校友,向他們暸解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留學潮,當時約有二百多名廣州美術學院畢業生先後移民到北美,探訪過程中旨在探討他們在異國他鄉的生存狀態、心路歷程、創作方式、社會活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把暸解他們故事的感受和思考,寫成文字傳播,以引起關注,期待文化藝術與史學界能夠重視這段容易被忽略的歷史,以下透過這四幅參展作品的畫家背後故事,探討當中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
全國美術作品展覽萬眾矚目,在本屆各省市星光熠熠的選送作品中,由四十位外藉華裔畫家參展選送作品組成的海外方陣,閃亮登場,並在全國美展上接受社會各界的檢閱。
在這海外方陣中,有四位沉寂了近三十多年,原畢業於廣州美院的旅美廣東籍畫家在展覽作品的海選中一同脫穎而出,現身於這個中國美術展覽的最高平台,展示他們的作品,令我尤為關注的是他們曾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雲歲月的國展選手。今天,祖國的召喚,他們將圓夢故土,*歸來兮!
▲何岸《啟航》(美國)
本屆的全國美展首開了「港澳台海外展區」。消息傳出,得到了海外華人熱烈反響。尤其早年旅居北美的廣東籍畫家們更是歡欣雀躍,奔相走告,相約回國參展,這是他們飄泊海外多年的宿願。
經過數月徵稿程序,展覽部門微集了港、澳、台及海外的作品件,當中大部分是廣東籍畫家作品。經過初評和復評,評出入選件作品在廣州展出後,再從其中評選出40件出類拔萃的作品,組成了進京參展作品的海外方陣,將與各省市推選作品一道接受社會各界檢閱,意欲在國展爭冠奪金,載入國家文化史冊。
開幕儀式剛過,前來參觀的人流開始湧動,此刻的我巳按捺不住一睹為快的心情,迅速穿過人潮如鯽的大廳,直奔海外展區,在那段不算太長的展線上尋找我曾經熟悉的名字。
首先進入視線的是何岸的作品《啟航》,這與他在70年代末笫五屆國展入選並獲獎的《西沙之晨》及第六屆入選作品《海邊絮語》均是以「海的女兒」為題材,三十年之後有如章回小說的常語「原文再續,書接上回合」,以同一風格的姐妹篇呈現於人前。為了這幅畫的創作,他特地提前近一年回來,多次到海邊漁港采風,在漁村生活、和漁民一起下海,在國內完成了創作,期間,我曾拜訪過他,我見到他還是保持著當年下鄉體驗生活再創作的作風,也見證了他對這次參展的重視態度。時光輾轉幾十年,這位十多歲就在海軍服役的漢子對海的女兒的倦戀還是那麼一往情深,青春情感曾是那年代所稀缺,這幾十年海外漂泊,處境改變,外貌改變,我感慨不已的是他那依然未變的情懷。
▲司徒錦《雲南滄源的農貿市場》(美國)
接下來看到司徒綿的《雲南滄源的農貿市場》。早些時候就聽聞這是他多年到雲南義務支教期間的作品,今天一睹真容,還是昔日下鄉體驗生活再創作的手法和不變的「鄉土」情結的題材。此畫面相比他在國內時的創作,多了些美國印象派風格的色彩。當年我曾目睹了他的畢業作品《紅土》的創作全過程,這幅在80年代初期創作,當時在學院備受爭議中,刊登在美術界最具權威《美術》雜誌封面的故事,曾經激勵過多少後來追夢的學子。
80年代以插圖連環畫出名的劉惠漢,則以西藏牧民為提材,作品名為《路歇》。眼前這幅畫是他幾年前,帶領十多位美國畫家深入藏區采風後,以牧民日常生活為題材創作的系列作品其中之一。我來到劉惠漢的作品前,這幅名為《路歇》的小油畫,尺寸僅有61cm×76cm,在偌大的展廳下顯得特別。我走近畫前觀看,四個趕路的藏民小商販,兩個頂著晌午的烈日在拉薩街頭燒水,年長者用手抓吃青稞與酥油茶捏成的糌粑,並在路中央作短暫休息,另兩個在整理貨物,卸了架的小毛驢卻躲一邊涼快。這不符常理的場景正反映西藏人習慣了炙熱陽光的特點,場景以高調略寫再現紫外線照射空氣的熱浪,烘托出藏民黝黑的皮膚,形成強烈的反差,盛水的塑膠方桶及蛇皮袋,點出了他們在長途跋涉並同時暗示了工業化時代的特徵。我從這解讀出畫家深切的人文關懷,如果不是非常熟悉藏區的生活,是不可能想像出來的。這幅畫用筆明快扼要、色層明暗厚薄分明,人物造型粗中有細,場景道具逸筆虛實,以小見大應有盡有,是一幅典型學院主義風格的作品。
▲劉惠漢《路歇》(美國)
劉惠漢的西藏題材組畫陽光明媚,非常受美國市場的追捧,這幅參展作品早已在幾年前被美國的藏家收藏,這次是從藏家手中借回參與本屆國展的作品。我曾在美國考察時,在阿納桑那州菲力克斯畫廊見過他價格不菲的同類作品。
再看涂志偉的作品:《黃河》,這是我非常熟悉的作品,這幅畫是他幾年前創作的《肢體語言》7幅大型歷史組畫其中的一幅,原名為《手·木伐.黃河》。原畫尺寸8.03×2.34m的巨作,為了方便遠程攜帶,特意將當時創作小樣送來參展。他是延安時期老革命家、藝術家胡一川的後輩,在海外漂泊幾十年後,骨子裹依然留存著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
▲涂志偉《黃河》(美國)
這幾年我曾多次參觀過他在廣東翁源的大型美術館收藏的作品,他的大幅油畫作品《宮女案》《樹和巢》《貴妃醉酒》《反彈琵琶》等力作早已基本詳盡瞭解。尤其是他的研究生畢業創作《七步詩》更是相當熟悉,也知道他的名字早在年被錄入《中國現代藝術名人大辭典》。
我在美國考察期間,身為美國油畫家協會主席的他知道我的來意,熱情接待安排我們住在他的家中,並將在美國的同學同行向我介紹,他在美國的作品我也基本看過,瞭解到他的作品曾在美國多少次獲獎並在藝術品市場拍得過不菲的拍價。真是藝術癡心不改,壯志長存!這是我從展館各種風格作品中看到這幾幅畫後,第一時間反應的判斷,這不是為了參展的應景之作,均是他這幾十年一貫的風格的延續,讓我從心底裏敬佩他們,這些年的磋砣歲月,竟能心無旁騖地對自己初衷的堅守,在異國他鄉執著各自嫺熟的繪畫語言,始終如一地訴說中國故事!
展覽作品讓我感覺到,是多麼熟悉的身影,陪我走過多少年,從來不用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在熙熙攘攘的參觀人流中,我長時間在畫作前停留,他們都是我曾經亦師亦友的學長,此刻,眼前又重現大學校園的那段激情燃燒的青蔥歲月和這四年來三次赴美國拜會他們的幕幕場景……許多感人的故事有機會再向讀者訢說。
寫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
藝術香港空間開課了
藝術香港空間將於六月開辦各類藝術文化培訓班(書畫、茶藝),現已開放招生,請各位朋友諮詢報名。
书画
国际书法教育家协会会长*柱河
*柱河书法研修班
开课日期:六月三日
时段:每星期三晚上6:30-8:30
课程:每星期一节课共两小时,三个月为一个课程
??
??当代功力型实力派书法家*柱河先生现为国际书法教育家协会会长,研习,教学书法四十多年,多种字体书法造谱精深,有丰富之书法教学经验,并于北京、深圳、香港及台湾出版多种书法专著、作品集、字帖和书法教材。
茶艺
茶艺课程-周四班
一.茶的起源与古代饮茶方式演变
二.认识六大茶类
三.茶艺基础与茶艺礼仪
四.饮茶健康与养生
五.泡一杯好茶:
红茶、茉莉花茶、
乌龙茶、普洱茶泡法
六.怎样选购茶叶
周四班
开课日期:六月四日
时段:星期四晚上7:00-9:00
课程:两个月8次课,每周四两小时
地点:湾仔轩尼诗道号国华大楼3楼
联系人:姚小姐,/
由中国国际茶文化交流协会颁发证书,培训完可参加国家茶艺师资格认证考试。
藝術香港展覽空間租賃
藝術香港空間開放租賃,黃金地段,罕有展廳,近時代廣場,展銷好去處。可展出、銷售書畫或攝影作品40-60幅。歡迎來電或電郵咨詢租賃。
01
藝術香港展覽空間
02
藝術香港空間展覽現場
雜
誌
簡
介
《藝術香港》雜誌創辦于年,每雙月1日出刊,其宗旨是立足香港,反映藝術創作、品鑒、展覽、收藏、拍賣等綜合藝術資訊。展現香港藝術界人士砥礪進取的創作熱情和卓越豐碩的藝術成果;呈現香港收藏人士豐厚充沛的藝術珍藏;盡攬香港作為世界藝術交流中心的活動最新動態,以用心專注、包容開放之姿態,為香港藝術的繁榮添一己之力。
《藝術香港》致力於成為香港文化藝術界、以及收藏界切磋藝術、獲取資訊、交流見解的重要平台。
如何訂閱「藝術香港」雜誌
↓↓↓
請登錄「藝術香港」雜誌官網或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