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春伯乐聆听南京红色文化故事,赓续红 [复制链接]

1#

青春伯乐

为进一步弘扬英烈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之情,伯乐中学开展“讲好南京红色文化故事,赓续红色文化基因”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祭扫烈士墓

4月14日上午,伯乐中学春季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观了桂子山烈士陵园。让孩子们从红色故事中,感悟精神的传承、信仰的力量,感受中国共产*百年发展巨变。到达陵园后,工作人员首先带大家瞻仰纪念碑、烈士墓,介绍牺牲烈士的生平事迹。在聆听红色故事中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死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顶端屹立着一位手持步枪、腰挎手榴弹、脚穿草鞋、身背斗笠的新四*战士塑像。埋葬在桂子山烈士陵园中的烈士,不仅有抗日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将士,也有为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英烈,还有建国后为国防事业殉职的人民子弟兵。同学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全体师生穆然肃立,向革命烈士默哀,献上花圈,深切缅怀逝去的英*,寄托深深的哀思。

国旗下讲话

在此前,伯乐中学举行了国旗下讲话,来自八(2)班的入团积极分子赵可欣为大家讲《烙印》这本书中的南京红色文化故事。赵可欣同学分享的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金牛山反袭击战”的故事,通过她的讲述,同学们了解了家乡南京的红色故事,走近英雄,铭记英雄,崇尚英雄。也希望伯乐的学子们能够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力量,更好地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勇于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以每一天的努力与进取,献礼中国共产*建*周年!

附:赵可欣同学演讲稿

向上滑动阅览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将带来伯乐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建*周年主题讲话之南京红色文化故事*史学习教育。

红色是中国共产*最鲜明的*治底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人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特色的先进文化,它铭刻着中国共产*人不懈探索、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蕴含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南京也发生了很多红色故事,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金牛山反袭击战”。

在南京六合区金牛湖街道金牛山南侧,有一座“金牛山战斗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一场双方*力对比悬殊、惊心动魄的战斗。

年“皖南事变”后,日本侵略*对华中各个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更加艰苦残酷的斗争摆在了新四*指战员的面前。

同年4月上旬,新四*第二师四旅十二团在六合金牛山一带休整。由于敌人是乘夜突然袭击,新四*猝不及防,因而除了制高点尚存,其余村庄全部失守。敌人又全力向高地进攻,形势万分危急。参谋长临危不惧,与营长指挥战士们与敌人展开了反复3次的火力战、肉搏战,打得敌人纷纷溃散。接着,参谋长指挥战士们反击敌人,与敌人展开反复激烈的冲杀和搏斗,重创顽敌,迫使敌人撤退。三连九班丁班长率本班8名战士,每人手执一把长柄大刀,身束8枚手榴弹,冲进敌阵,先掷出成束手榴弹,然后趁敌人惊*未定之际,8名勇士挥刀大力砍杀,毙、伤敌*百余人,打得敌人蒙头转向、溃不成*。新四*乘胜追击,残敌过河东逃仪征。

金牛山反袭击战,敌人共余人的部队,其中余人被歼灭,缴获重机枪、轻机枪、大批步枪、弹药和其他*用物资。新四*牺牲54人。这次战斗,作为“以少胜多”的反袭击战成功战例,被载入《中国近现代史大典?*事篇》史册。

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就是电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所说的亮剑精神: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就是敢于拼搏、敢于直面困难的亮剑精神!

这种精神增强了*的力量,引领了中国人民。这种精神不断传承,习总书记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通过了解家乡南京的红色故事,我们走近英雄,铭记英雄,崇尚英雄。希望伯乐学子们能够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力量,更好地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勇于担当民族复兴的重任!以每一天的努力与进取,献礼中国共产*建*周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我们每个人的奋斗拼搏密不可分,伯乐学子更是全程参与实现两个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进程。继续深入开展*史学习教育活动,牢牢把握*史学习教育的正确方向。通过*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伯乐学子明理以悟道,增信以强志,力行以报国。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脉搏,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戴小敏

摄影:张雪莲、戴小敏、吴越

编辑:祝荣芳

审核:王芳

怀千里志

走脚下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