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资源优势如何突破发展之困,ldquo [复制链接]

1#
1

解读“绿色普洱”:资源之优与发展之困

一、初识普洱,惊艳绿海天堂

普洱是一个绿色的王国,是生物栖居的宝库、养生宜居的天堂。作为北回归线上保存最完好的绿洲,森林覆盖率高达70%,是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全国有三分之二的高等物种在此生息相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被联合国环境署专家赞誉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

普洱有一条绿色的古道,标记着举世瞩目的文化标签、传承着深厚古朴的独特生活。不仅是联合国认证的“世界茶源”、更是“一带一路”的战略节点、“一市通三国、一江通五邻”的边境大市。过去,古道文化孕育出普洱纷繁独特的民族、怀金孕宝的物产;如今,茶马古道更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地标。

普洱是一段绿色的传奇,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经济示范全国。作为全国唯一且首个绿色经济改革实验示范区,普洱市作出了“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将“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业、休闲度假”作为未来绿色发展的四大龙头,努力描绘出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宝山”一起建、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一起收的绿色蓝图。

二、再读普洱,三重现实制约

生态突出、但开发困难,交通硬瓶颈。长期以来,普洱远离北上广等国内主流客源市场,没有直飞航线、缺乏快线铁路、公路设施滞后,首先面临市场可进入性的问题。作为云南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普洱市地形复杂,山多崎岖,资源分布零散、保护性要求高,旅游开发建设难度大。

资源优质、但竞争激烈,产品缺龙头。身处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老牌目的地的重重包围,面临玉溪、临沧等新兴目的地的激烈竞争,普洱的资源却相对缺乏震撼性的观光价值。目前的开发仍较初级,缺乏引擎卖点、更缺精细运营,资源价值未得以充分释放。

*府重视、但多重制约,实施缺抓手。普洱市九县一区旅游发展基础薄弱。近年来旅游产业获得市委市*府的日益重视,但受到思想观念、人力、资金、用地等多重制约,基层旅游发展始终缺乏动力,市级层面如何统筹推进、高效管理亟需抓手。

2

破局“*金度假”:区域视角与平台战略

一、跳出普洱、连通泛亚,让世界茶源重新拥抱世界

*金通道打开区域开放大格局

预计年通车的泛亚铁路中线(也称昆曼铁路)途径普洱,停靠墨江、宁洱、普洱(思茅),规划按时速公里,是一条连接昆明至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国际快速大通道。

剧权威机构预测,届时仅中国客流就将每年新增万;而届时普洱也将变末梢为节点,甚至前沿。我们即将迎来的不仅是爆发式增长的国内过境游客,更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度假客群。因此,我们以“世界茶源——山居生活度假目的地”为总体定位,世界茶源是普洱独一无二的特色依托,山居生活度假是核心功能。通过对内联动,对外联通,与热带海滨度假进行差异互补,必然引领“从绿海明珠到碧海蓝天”的世界度假新浪潮。

消费升级开启康养度假新蓝海

经济学界认为,人均GDP达到美元,旅游形态开始向度假旅游升级;达到美元,旅游形态进入成熟度假时期。虽然未来一段时期内观光旅游仍将长期存在,但中国的度假时代“未来已来”。

普洱的资源条件在过去观光时代不具有突出优势,但却恰恰迎合了度假时代的消费需求,宜居环境、养生物产、曼妙风情构成了康养度假的完美底图。在度假时代的市场需求下去补短板,我们精准定位本地微度假、周边短度假、康体养度假、高端精度假四种度假客群,提供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与精品的多元业态,让游客充分体验到“来普洱,就是舒服”“品味普洱,不止有茶”的普洱式生活。

泛亚铁路的建设机遇与普洱的度假优势

多重*策助推绿色产业大升级

十九大会议报告再次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完善国民健康*策;年,云南省*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健康产业与旅游度假结合也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依托普洱“绿色资源”,中坤集团、普洱市*府和华大基因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在普洱打造全球首家以基因康复为核心的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基地。国家、省、市级多重*策利好下,普洱市康养度假产业以千亿级产业规模为目标打造绿色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作为融合带动产业、民生幸福产业,必将发挥出更加显著的综合社会效益。

二、搭建平台、全域统筹,市域视角下的实施路径

一带一廊一圈,梳理空间发展平台

对接上位规划,在“一个地方性都市区(普洱、宁洱)、两个次中心小城市(景谷、澜沧)、两个“三角型”城镇密集区域(景谷-景东-镇沅,澜沧-西盟-孟连)”的空间基础上,规划紧承泛亚铁路、延边高速等区域廊道建设机遇,提出“一带、一廊、一圈”的空间格局。

优先打造泛亚*金度假带,以墨江、宁洱、思茅为核心,重点开发其度假资源,打造承接度假市场的门户区域;重点发展沿边多彩风情廊,加强“绿三角”、“红三角”民俗产品开发,差异化建设度假目的地集群;深入拓展北部休闲生态圈,对接省内常态化微度假市场,激活生态乡村资源。三级递进,分步发展,强化分区产品和服务设施的差异化聚焦,优化普洱市旅游空间形态。

九大旅游集聚区,搭建产品建设平台

产品建设是旅游发展的核心,但市级*府并非大多数旅游资源开发的实操主体,为县区级主体提供引导、树立示范、进行统筹则更加实际。因此,规划提出旅游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在全域打造九大旅游集聚区发展平台,通过“廊道+集群”的开发模式,构建“泛景区化旅游目的地”。并以“清凉热谷、茶园古城”等主题明确各个县区的旅游产品开发方向,一县一品,变同质竞争为差异竞合。

旅游空间格局与九大旅游主体功能区

多维营销渠道,重塑品牌营销平台

天赐普洱,世界茶源。普洱以茶为名、因茶而兴,但城市品牌也受到茶品牌的长期遮蔽,“普洱”的品牌内涵缺乏更新、日趋老化,在消费新时代下亟需年轻化升级、情感式营销,以IP思维重塑旅游吸引力。

规划提出拓展营销渠道,强势拓展普洱旅游品牌形象。对接文艺青年、背包客、90后等粉丝人群,在马蜂窝、去哪儿等平台“软文圈粉”,使普洱旅游度假形象鲜活化;依托抖音、直播等平台,造热点,引流量,打造IP网红,使普洱旅游形象趣味化;鼓励各县区、龙头企业包装文创商品,让“不止有茶”的普洱形象深入人心,散发世界茶城的全新魅力。

建设旅游联盟,借势区域协作平台

普洱的生态、文化、交通资源为区域共享,以旅游通票、客源互送、宣传互助等方式,深入推进“昆普西自驾联盟、茶马古道旅游联盟、澜沧江国际旅游联盟、昆曼沿线联盟”四大旅游联盟建设,构建区域旅游共同体,借势区域力量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推进合作共赢。

全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参与共建平台

建立*府引导下的企事业单位、协会、个人、游客全参与机制,充分盘活社会资本与民间力量,发挥多主体对普洱旅游行业的参与建设作用,打开普洱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尤其强化旅游对扶贫的带动作用,通过参与平台真正让旅游成果惠及民众,让百姓吃上旅游饭。

全方位*策共进,夯实*策保障平台

市级*府需要通过*策引导,带领基层夯实资金、土地、人才等多方保障。规划提出实施五项金融*策保障、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完善人才吸引*策等措施建议,将旅游纳入相关部门考核,统一发展思想、通过机制创新为旅游发展提供永续动力。

3

总结

绿色天堂、诗意故乡,绿色不仅是普洱的自然本色、生命底色,更是发展特色,也是未来基调。但与此同时,偏远的区位、脆弱的生态和刚性的制约也是旅游发展不得不面临的现实困境。

跳出普洱、重找方向,在区域交通、市场脉搏与*策导向等多重机遇下,定位国际化山居生活度假目的地,将“世界茶源”升级为“健康之源、纯净居所、养生天堂”。

回归实际、落实抓手,把握市级*府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引领者、监督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以旅游项目孵化、招商环境营造、产业联合带动、扶贫共享和综合管理等平台搭建为核心任务,强化不同层级*府主体的统筹共建以及多方社会力量的整合参与,才能为旅游持续赋能,实现全域一盘棋。

正如规划所说——“Aspureaspu’er(纯净如普洱)”。纯净的绿色需要用发展去守卫,过去,茶马古道向世界贡献天赐普洱;今天,让普洱旅游为世界再现天堂绿海。

本文为奇创旅游规划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奇创观点

1、三大表单,全域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融合路径2、绿色康养福地,马龙全域旅游的品牌创新之路3、投入大见效慢?以发展阶段理论引导全域旅游——赤峰喀喇沁旗4、「一醋一水」,破题山西清徐·醋都全域旅游发展5、解读

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毕业”在即,如何递交一份优质的答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