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咖啡、下午茶,左手咖啡、右手茶,成为普洱生活的真实写照。”7月22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普洱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中共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如是说道。发布会上,普洱市委、市*府领导同志介绍*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最具历史性的变化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中共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说,曾经的普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是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年,贫困发生率还高达30.4%。*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尽锐出战抓脱贫,勠力同心奔小康。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不安全的历史,10万余人迁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大山,35.3万户农户搬出昔日破旧的土坯房,住进通水通电、安全稳固、宽敞明亮的安居房。
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GDP从.3亿元增加至.2亿元,年均增长9.3%。人均GDP从元增加至元,年均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加至元,年均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加至元,年均增长12.2%。
茶产业产值达亿元
最具引领性的变化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绿色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普洱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67%提高到74.59%,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8.9%,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7%。去年,野生亚洲象群“断鼻家族”从普洱出发北上南归,红遍了全网,温暖了全世界,成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注脚。
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余吨低氟普洱茶进藏,成为中国茶叶市场上的一个大事件,茶产业产值从36.2亿元增加到亿元。建成运营云南国际咖啡交易中心和精品咖啡园区,咖啡产业产值增长2.3倍。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茯苓、白及主产区和林下有机三七种植示范区,生物医药综合产值年均增长30.1%。电力总装机规模达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和“林浆纸·林板家居一体化”加快发展,林产业综合产值从82.4亿元增加至.3亿元。建成5个4A级景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年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旅游总收入增长7.6倍。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
最具基础性的变化是: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窗口,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铿锵。
普洱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普洱彻底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迈入了“动车时代”。景东至文东、墨江至临沧、思茅至澜沧、南涧至景东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公里增加至公里,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成运营澜沧景迈机场,普洱成为全省“一市两场”的4个州(市)之一。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普洱市联动创新区、孟连(勐阿)边合区加快建设,孟连口岸成为云南省对缅开放第二大陆路口岸,勐康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龙富口岸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1亿美元增加到12.3亿美元;普洱学院被列为全省首批国门大学建设试点高校,普洱成为全国接收老挝留学生最多的地区。
对内合作持续深化。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提档升级东西部协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地区协同合作。年实际到位省外资金是年的3倍。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0.8%
最具关键性的变化是: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治理体系越来越健全。
坚持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协同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营商环境改土治水。组建招商引资项目指挥部,建立项目主管、*策专员、服务专员、招商代表等机制。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0.8%,民营经济增加值从亿元增加到亿元。
民生领域改革提质增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新增医疗机构个,10个县(区)均达到国家卫生县城(城市)标准,人均预期寿命从69.5岁提高到74.5岁。完善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加35.1万人。
民族团结的局面越来越巩固
最具标志性的变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的局面越来越巩固。
屹立在普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大力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宗教*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快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创造了县际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的新型“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机制,各族群众有困难大家帮,有致富路子一起走。
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推进三轮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实施两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4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加快建设,一项项扶持*策、一个个项目扎实落地,助力所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民族地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左手咖啡右手茶”成生活写照
最具代表性的变化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普洱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普洱生物多样性更加多元。普洱境内有生态系统类型55种,高等植物余种,动物种,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58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西黑冠长臂猿、全国一半以上的亚洲象在普洱繁衍生息。
人文多样性更加多姿。普洱大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了墨江国际双胞胎节、江城三国丢包狂欢节等系列文化节庆品牌,脱贫攻坚报告剧《宾弄赛嗨》、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话剧《农民院士》等优秀剧目在全国巡演,舞蹈《摆出一个春天》登上春晚舞台。
生活多样性更加多彩。“上午咖啡下午茶、左手咖啡右手茶”成为普洱生活的真实写照。着力打响普洱茶与普洱咖啡两张城市名片,做活茶旅融合、咖旅融合大文章,“世界茶源·咖啡之都—云南普洱”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乘着高铁到普洱寻找一杯远山树林的味道成为一种时尚。
将打造“中国咖啡之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普洱将更牢牢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RCEP生效、中老铁路开通等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普洱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大抓工业经济,以绿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做精做强有机茶叶、精品咖啡、生物医药、现代林业、绿色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力争到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5%,推动工业发展实现重大突破。
大抓特色产业,以绿色资源助力高水平振兴。全力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和扩大影响力。年,普洱有现代茶园万亩,居全省第一位;毛茶产量12.4万吨,综合产值亿元,惠及茶农余万人,茶农人均增收元。到年现代茶园面积达万亩,综合产值达亿元。
-采摘季,普洱咖啡种植面积68万亩,产量5.4万吨,综合产值39亿元,惠及咖农25万余人,咖农人均增收元。“十四五”时期,将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咖啡之都”,聚焦咖啡生豆精品率和咖啡精深加工率“双提升”,全力推广良种良法,加快高稳产基地建设,推进鲜果集中处理,大力开发多元化产品,积极发展精品咖啡庄园。到年咖啡种植面积达80万亩,规模以上企业达15家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基地、咖啡物流贸易中心和世界优质咖啡原料基地,力争到年基地化率达5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推动农产品由“原料供应”向“产品输出”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推进肉牛、中药材、甘蔗、水果等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到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增加到1亿元左右。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杨质高摄影报道
责编易科彦
校对吕世成
审核严云
终审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