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思茅河生态景观。
春暖花开,云南省普洱市中心城区思茅河水清岸绿,每天傍晚在河边散步踏青的市民多了起来,随着思茅河综合整治工程接近尾声,河道原貌的水生态景观正逐步恢复,成为城市里一道靓丽的“生态走廊”。通过采取点面综合防治、截污控源和清淤补水等多项措施,普洱市全力推进思茅河劣V类水质断面“脱劣”工作,思茅河城区断面水质呈现好转趋势。
思茅河治理是普洱市推进碧水保卫战的重点工程之一,近年来,普洱市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得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年全市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的项目资金大幅增长,其中中央和省级共安排项目资金1.64亿元,积极组织实施中心城区思茅河水污染治理、中心城区湖库湿地综合整治和澜沧矿区土壤污染治理等重点污染防治项目,防范化解区域生态环境风险。
加大重点环保项目实施的同时,普洱市出台“硬核”措施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要求各县区必须将每年度不少于25%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全省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以年的考核数据来看,各县区均严格执行这一要求,其中,孟连县将生态功能区年度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澜沧县生态环境保护支出更是远高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普洱市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同责”和“一岗双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体系。探索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率先建立“绿色检察”制度;构建以实现绿色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绿色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积极推行绿色新*,全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强化国土空间管控,严格执行“三线一单”制度,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年全年,PM2.5浓度24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41.5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纳入国家、省级考核的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0%,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清洁。
云南网记者沈浩李汉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