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南镇沅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复制链接]

1#

“这个同学,力度大了,翻身一定要轻柔。还有,一定要和老人沟通,不要自顾自干……”在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职业高级中学一栋教学楼三楼,学员们正练习护理老人技巧,培训老师李媛站在一旁不时指导。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为打通农民技能提升“最后一公里”,镇沅县依托普洱学院办学资源和优势,在县职业高级中学挂牌成立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将技能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培养实用的乡土人才,然后通过传帮带,让乡土人才再带领其他村民增收致富,让大伙在乡村振兴路上不落一人。

这种在云南唯一、全国少有的技能培训模式,一年半来开班16期,培训人数达人,有效破解乡村人才瓶颈,助力了乡村人才振兴。

学员们正在进行实操练习。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技能培训增强致富本领

32岁的李涵家在古城镇京联村,前两年老公公生病,虽说尽心尽力照顾,老人走的时候也安详,可因不懂养老护理知识,很多地方照顾不周到,“回头看,还是有点遗憾。”

这次,听说县里组织养老护理培训,“这块小县城本来就缺乏,说不定能发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李涵报了名。一起报名的,还有来自镇沅各地的另外42名农民。

培训免费,供吃住,时间2周,前几天学基础知识,后几天实操为主,过程紧凑而忙碌。

为让学员们更有效地学习,培训期间实行半*事化管理,学员们一律身着迷彩服,每天6点多起床整理内务,7点半吃早餐,8点正式培训,11点多午餐,下午2点继续培训,6点多吃完晚饭,7点继续培训,直到晚上9点多休息。

今年7月6日是这次培训的最后一天,李涵收获满满,“老师教了我们怎么和老人沟通,怎么给老人做心肺复苏,太实用了!”她说。第二天,经过结业考试,李涵顺利拿到养老护理方面职业技能初级证书,能力和学历取得“双提升”。

培训目的是为实践。培训期间,几名学员和李涵聊到,想在县城建一家康养中心的想法。李涵觉得靠谱,“老年人既能来康养中心居住,我们也可以上门服务……”几个人越聊越投机。

老师李媛听说后,支持李涵等人的想法,“你们先建,有啥专业方面需求随时找我。”她觉得自己两周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思想提升增强发展信心

通过在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培训,学成后学以致用的不在少数。

一大早,迎着薄雾,者东镇马邓村村民刘清便扛着锄头到茶园忙活。“我参加了两次培训,都是关于茶叶种植加工技术提升的,一次是到学院学习,一次是老师们到初制所手把手培训。”他说。

刘清以前四处打零工,几年下来没存到什么钱,后来回乡创业,收购村民的茶叶的同时自家也种一些,可茶叶价格不稳定,刘清亏了十几万元,没办法,经营不下去,他再次外出打工。

还清债务后,刘清再次创业,听说县里的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免费培训想干事创业的人,他专程跑到县里学习茶叶种植加工技术。

刘清受益匪浅。“老师不光教技术,还教我们要抱团销售,不能单打独斗。”他说。

学成后回村,刘清继续种茶,还建了初制所,有不懂的随时打电话咨询老师。一次,老师专门来到初制所,给他和员工入厂培训,“太感谢了!”

如今,刘清承包茶园两三百亩,茶叶远销广西、广东一带,形成了茶叶种植、管理、销售一条龙的服务链。当然,有村民上门取经,他都倾囊相授,“大家一起富,乡村振兴才有希望。”他说。

罗朝平家在和平镇那洛村,他先后在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参加过劳务经纪人培训和乡村公益性岗位培训,这让他不仅学到技能,更拓宽了眼界,增强了发展信心。

今年年初,罗朝平发现花椒种植产业的巨大潜力,带动40余户农户一道发展花椒产业。“如果我不参加培训,思想觉悟说不定还停留在以前,干事创业怕仍然是信心不足啊!”他说。

经过一上午的培训,学员们走出教室。人民网记者程浩摄

*策支持解决后顾之忧

农家菜烹饪、汽车维修、电商……在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培训内容不止茶叶种植加工和养老护理,其涵盖30多个工种。

镇沅县人社局副局长姜素清说,通过培训,当地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田秀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当然,要想培养更多的“田秀才”,仅靠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的培训还不够。近年来,当地多管齐下,还通过摸底调查,建立起乡土人才信息库,让乡土人才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层层筛选,目前全县有多名乡土人才入库,他们中既有能工巧匠,也有致富能人,虽大多不是高学历,做的事业不是‘高精尖’,但个个身怀绝活。”姜素清说,靠发展茶产业增收致富的刘清,就被纳入到乡土人才信息库。

不管是在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院培训的学员,还是被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的乡土人才,要让他们带着村民更好致富,关键是要有支持其长远发展的好*策。姜素清说,村民如果想发展产业,可享受*府贴息贷款等*策;对发展思路不明确,但一心想发展的村民,当地可对其进行“一对一”强化培训。

李媛想建一家康养中心,资金是很大问题,听说可以享受*府贴息贷款,还能再培训,她觉得挺好,“后顾之忧没了,可以好好准备一下,回去大刀阔斧地干了!”她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