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镇沅县落实一平台三机制推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

今年以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抓紧做实“一平台三机制”,努力实现四个全覆盖,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

建立“党建+扶贫救助”平台

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全覆盖

在扶贫救助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党建+扶贫救助”平台的实时动态。其中,基本情况模块可以查看县情、乡情及户情等信息,各级情况可以分层次进行展示,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信息可通过户主姓名或户主身份证号码精准搜索查找。

“只要群众有问题反映到平台,我们就会实时收到诉求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辖区、诉求内容等信息,中心根据核实情况将需开展帮扶的返贫致贫户移交至各相关部门开展帮扶,并实行动态监测,确保返贫致贫户及时得到帮扶。”镇沅县乡村振兴局局长梁安平介绍。若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脱贫户及边缘易致贫户遇到问题,当地扶贫管理员均会第一时间协助代理申报,确保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镇沅县紧盯防贫、返贫两大重点,按照“未贫即防”“返贫即扶”的工作思路,依托“数字镇沅”智慧服务中心,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建成全省首家“党建+扶贫救助”平台镇沅县扶贫救助监测中心。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强化对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执行,实现行业部门数据共享,对有返贫致贫风险人口主动监测、动态管理,持续跟踪收支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切实提高“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效率。

镇沅县扶贫救助监测平台于今年5月全面推广使用,目前全县户脱贫户、户边缘易致贫户已全部完成注册。截至8月中旬,平台共收到救助申请40件次,已全部办结并落实帮扶措施。通过“党建+扶贫救助”平台的运用,进一步畅通了诉求渠道,加大了动态监测力度,实现了致贫返贫信息“一部手机”上传、一个平台受理、一个中心调度的动态帮扶救助,有效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工作成果。

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

镇沅县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状况、脱贫户产业发展意愿等,围绕“一县一业”和主导产业,建立健全龙头企业精准绑定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利用相关产业发展扶持等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户支持,打通产业带动精准到户的利益联结路径。

镇沅农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年5月,现有职工人,是一家专业从事优质种猪选育改良、仔猪繁育以及商品猪育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猪企业。公司提出“万户共荣、合作共赢”的养猪联盟发展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双绑”机制,利用公司核心优秀良种、技术、管理、资本、信息、网络、市场等优势,在镇沅县8个乡镇建成标准化生猪示范养殖基地13个,绑定带动新民、民祥、兆明等生猪养殖合作社9家,合作收益农户余户。截至目前,镇沅农康公司累计完成产业发展扶持合作项目资产收益分红两次共余万元。

据悉,年以来,参与镇沅县产业扶贫开发的主体数量已达个,覆盖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人,其中通过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支持合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家,并以此作为“双绑”联结机制带动主体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已有8家企业健全完善了“双绑”联结机制。

建立股份合作机制

实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

镇沅县把发展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探索推广“城镇拉动、产业带动、服务创收、招商合作、资源开发、互联网+”6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组建公司或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建立公开透明的股份合作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构建起了以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以“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为发展思路的增收模式。

镇沅县恩乐镇玻烈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引进普洱绿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沃柑”,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部。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种植管理,销售所得按年度进行分配,其中2%作为村集体收益、18%作为入股农户收益。目前,全村户农户入股土地1亩,栽种沃柑84.7万株。种植基地优先雇用入股土地农户和本地农民,按14元每株支付劳务人员管护费,截至目前,共支付务工报酬余万元。预计进入丰产期后,入股土地农户每亩可获收益元,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可吸纳带动当地以及附近村组和周边乡(镇)务工1余人,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拓农民增收新渠道。

镇沅县成立个村级农业综合开发服务部,加大烤烟生产服务费、项目资金、资源资产整合力度,支持村集体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脱贫,积极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电商企业共同开展电子商务,推动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据统计,去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万元,每个行政村都达5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以上65个,农村集体经济正呈现出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良好发展态势。

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

实现培训就业全覆盖

日前,设立在镇沅县的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举办了养老护理员第八期培训。“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像如何给老人喂饭,如何帮老人穿衣服,如何和老人交流,如何急救等。提升了技能,回去以后能更好地服务老人。”按板镇敬老院护理员张方平说。这期培训班的54名学员中有不少同张方平一样,来自各乡(镇)敬老院。

镇沅县注重“口袋”与“脑袋”并富,于年10月成立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并在全县个村(社区)挂牌成立了个农民讲习所,将培训重心下沉,扩大了群众素质提升覆盖面,将技能培训送到“家门口”。

培训坚持志智双扶、内外兼修,采取“军事化管理纠正陋习、启发式教育增强自信、体验式观摩开阔眼界、针对性培训补齐短板、推荐式就业搭建平台”的培训方式,破解“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

“学院围绕茶叶、烤烟、蔬菜、生猪等传统种植养殖业和建筑、家政、电商等产业,结合市场需求,精准开设实用性较强的技能培训课程。每期学员大概有50余名,通过5天至30天课时的培训后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员由人社部门颁发培训证书,实现持证上岗。除技能培训外,我们同步加强自强、诚信、感恩实践活动,提升学员‘精气神’。我们还建立了为期两年的跟踪服务管理,随时帮助就业和再就业。”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管理人员阮钰淇介绍。截至7月,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哀牢山农民技术学校、无量山农民技术学校、普洱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学院共培训89期人次,培训涵盖28个工种,根据后续跟踪管理办法,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已回访59期名学员,成功实现转移就业人,学员就业率达90.1%。

(记者刘宣彤李汉勇编辑:阮琳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