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界里有一个常年争论不休的话题——普洱会长出金花吗?为什么有的人会说金花有益,有的人会说金花是毒呢?
因为金花有真有假。
金花是什么?能喝吗?
先说说“真金花”吧。
金花颜色金黄,呈颗粒状,常见于黑茶茯砖。其实金花的真身是冠突散囊菌,是一种有益的酵素类菌。
冠突散囊菌可分泌淀粉酶和氧化酶,促进茶叶里的蛋白质转化为有益物质,使茶尝起来更加香甜,而且还能促进消化。
这样来看,“真金花”对人体有益,还算得上是一种“消化药”,不是毒,是可以喝的。
金花虽好,但是难见于普洱中
金花既可以改善茶叶口感,又可以提升营养价值,难怪很多人都将它视为宝物。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说到争议性最强的话题了——这么好的金花,它会出现在普洱茶中吗?
要判断普洱茶会不会长金花,我们就要先说说金花的生长条件了。
金花不是满大街都有,随便长都行,是有生长条件的。
在各类茶中,金花在黑茶茯砖里尤为常见。
当初,金花出现在黑茶茯砖是机缘巧合,恰好碰上适宜的当地茶叶、湿度、温度、菌种,于是金花就在黑茶茯砖里长出来了。
随着制茶技术的不断发展,茶人掌握了“发花”这一门技术。
“发花”指的是利用专门的温度控制,在黑茶茯砖里制作出金花。
因为这门技术,人们才可以稳定产出带有金花的黑茶茯砖,把偶然出现的金花变成常见的金花。
看完黑茶茯砖长出金花的历程之后,答案也就不远了。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曾做过实验,发现若模拟黑茶茯砖的制作工艺,对不同茶类与植物进行处理,它们皆会形成冠突散囊菌。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若在制作处理时加入了“发花”这道工序,普洱是可以出现金花的。
但是现实中,普洱在加工制作时没有“发花”这一道工序,所以普洱出现金花的概率很低。
有研究曾表明,普洱长出金花需要三个条件:
1.普洱茶叶粗老并带有浓稠的渗出物,需要处于外冷内热、外干内湿的环境中。
2.冠突散囊菌(即金花)附着在普洱茶叶内。
3.普洱茶叶内的冠突散囊菌需形成微小群落,且在后期储存时不断生长。
所以,普洱是可能长出金花的,但是因为各种条件限制,长出金花的普洱少之又少,概率极低,且大多出现在陈年普洱中。
如果大家发现自己的普洱茶里出现了黄色的点状物,先别急着高兴,因为它不一定是金花,反而可能是一种毒性极强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有毒的“假金花”就此登场。
金花与黄曲霉毒素,傻傻分不清楚
金花多在高热高湿环境下产生,“假金花”黄曲霉毒素同样喜欢高热高湿环境,而且两者从肉眼来看长得有点像。
金花是药,但前提在于它真的是金花,而不是有毒的“假金花”黄曲霉毒素。
那么,怎么区分这“真假金花”呢?
大概有四种方法。
1.摸
黄曲霉毒素会使茶叶摸起来黏黏的,手感明显与其它茶叶不同。
2.闻
“假金花”黄曲霉毒素会使茶叶闻起来有一股明显的发霉味,让人反胃。
3.看
初看茶叶,你会发现金花是金黄色的颗粒状,在茶叶分布得比较分散。黄曲霉毒素呈浅黄色,通常是成片分布。
再看茶汤,有金花的普洱泡出来的汤色正常,没有异样。有黄曲霉毒素的普洱泡出来的汤色呈棕黑色,而且很浑浊。
4.显微镜
如果大家有条件的话,可用显微镜观察茶叶,你会发现“真假金花”长得很不一样。
总结
因为“普洱长金花”这个话题的争议性很强,所以茶小妹再次强调几句。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普洱内含有金花孢子菌种,那么是有可能长出金花的。
但是实际上普洱长出金花的概率极低,低得跟你成为“中国锦鲤”的概率差不多(信小呆同学不纳入该情况)。
所以尽管金花是好茶的一种象征,但是大家不要盲目追求金花,以为普洱有金花才是优质茶,这种想法未免太不准确、太狭隘了。
日常喝茶中,大家如果看到了普洱茶里出现黄色点状物,要先确定这是不是罕见的金花,不要上了“假金花”黄曲霉毒素的当哦!
以上内容为茶小妹个人观点,若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方留言,也可以跟茶小妹说哦~
您的宝贵意见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