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挑剔的人,到了武汉都能找到自己挚爱的灵魂美食。这座“九省通衢”城市,融合了南北各地不同风味的饮食文化,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味。所以到了武汉,先别急着去景点打卡,不妨穿街过巷,体验一把当地人的“过早”生活,品尝最有烟火气的特色小吃。
下面盘点一下武汉最有名的13种特色小吃,没吃过6种以上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本地人。
01精武鸭脖
关于精武鸭脖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精武路上有一家做川菜的馆子“精武饭庄”生意火爆,年,为避免食客等待主菜的时间太长,四川籍师傅严家华出主意,可以卤制猪尾巴、鸭颈等打发食客无聊时间,用三十多味中草药卤制出辣嘴不辣喉、越嚼越有劲的鸭颈。
这鸭颈绝对是武汉人对中华美食的新贡献,武汉人喜欢吃鸭脖子,因为它味足够劲,回味无穷。鸭脖子,本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经过用红辣椒、花椒、八角等几十种纯天然香料进行精心烹制料理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剁成一节一节,大小刚好能在嘴巴里自由转动。鸭颈肉层次分明,颇有嚼劲,肉啃完后,接着吸吮骨节中间的骨髓,“滋溜”一声,让人觉得颇有成就感。
02糯米包油条
武汉的糯米包油条要先抹上核桃花生粉,再抹上白糖粉,如此往复抹多次,甜得恰到好处,口感又细腻。糯米很白,蒸的火候较到位,米像是竖起来的,嚼劲大。
03热干面
热干面被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首,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早点,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武汉人可以一边走路一边吃着热干面,可见当地人对于热干面的喜爱。热干面制作方便快捷,面是碱水面,过冷河过油之后,摊开晾凉,吃的时候焯熟,淋上芝麻酱、香油、醋等配料,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添加辣椒油,面条筋道爽滑,酱汁香浓味美。
04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三鲜豆皮形方而薄,色金而黄,味香而醉。三鲜豆皮绝对不逊色于“汉堡包”和“披萨饼”。豆皮的“豆”必须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必须是湘产糯米;豆皮的形状,必须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须是金而黄;豆皮的味,必须是香而醉。
05糊汤粉
汤汁是使用野生鲫鱼熬制而成的,鱼肉熬得不见形,精华全在汤里。米粉是用籼稻米磨成浆而成,比一般吃的米粉更细,口感也更加爽滑,味鲜汁浓,回味带点清甜,搭配油条吃是很多武汉人爱吃的美食。
06面窝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小吃之一,外形是很可爱的圆圈,厚的地方松软,薄的地方酥脆,含有葱姜和芝麻的香味,焦香酥脆,非常的好吃。面窝是用黄豆和糍粑磨成浆,和匀之后放到一个大勺子上,中间留一个洞,炸至金黄,撒上食盐、芝麻就可以了。
07油香
油香的制作方法是将肥膘猪肉、馒头、橘饼、花生米、冰糖、葡萄干等切成小丁,稍微炒一下,再用桂花、红绿丝、白糖调合成馅。面粉加水适量,放少许精盐揉和,醒约3分钟,搓条,切小,放入馅芯,炸制而成。其中顺香居的油香最为有名。
08汤包
武汉比较有名的是“四季美”汤包,吃起来时先轻轻咬破汤包皮,将汤汁吸尽,再吃汤包的面皮和肉馅。皮薄、汤多、馅嫩、味鲜,好吃的不得了。
09烧卖
虽然卖烧卖的地方有很多,但是武汉的烧卖才是一绝。重油、重胡椒,还有大块的肉。绵软的糯米,一粒粒饱满的瘦肉,咬上一口,浓烈的胡椒味弥漫。
10欢喜坨
欢喜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麻团,糯米粉滚圆成团,上面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外酥内软,金黄圆润,趁热吃,糖汁四溢,麻仁香浓。
11糯米鸡
这糯米鸡和广东的糯米鸡完全不同,广东糯米鸡是用干荷叶包裹糯米馅料等蒸熟的,而武汉糯米鸡只因炸好后外表金黄而凸凹不平,形如鸡皮,故而简称。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糯米饭煮好,再拌入炒熟的馅料,一般含有肉丁,香菇和青豆等,拌好后团成饭团,再在外面挂成面糊,放入油锅油炸至金黄色即可。做好的糯米鸡色泽金黄,形似圆形刺球,外脆内鲜嫩。
12桂花糊米酒
米酒大家都常吃,而武汉的桂花糊米酒则是在里面加入了糯米条、糖桂花一起熬煮成,再加入了藕粉煮成糊状,所以名为“桂花糊米酒”。它晶莹透明,粘黏稠稠,拌有着桂花香味,甜而不腻,香粘而滑口,让人食之不忘,是热干面或者三鲜豆皮的的最佳搭档。
13鸡冠饺
这“鸡冠饺”跟北方的油饼是“兄弟”,做饺子的面团就与油饼是一样的面团,将油饼面团按压成圆形,中间包入馅料,武汉人大多包上鲜肉馅或粉条韭菜馅,然后合起来,放入油锅中炸,由于炸出来的饺子形似鸡冠,所以名曰“鸡冠饺”。刚出锅的油饼外酥里嫩,油而不腻,入口绵软,里面还包裹馅料,看着就非常有食欲。
对于以上13种特色小吃,你怎么看?欢迎在底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