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翁杰通讯员高晓晓
“我可以尝尝这款黑茶么?”身着中式短袖,操着流利的普通话,美国人John来到茶博会,走进安化黑茶的展位。在奉茶区落座,他从肩上的帆布包里取出了自带的茶盏。
这位中文名叫“孙悟空”的美国小伙已经有五六年的喝茶史。如今的他甚至能够从菌花分布均匀与否,来判断黑茶品质。这次,他和朋友专程从武夷山结伴赶来,只为了不错过西湖畔的一杯好茶。
5月18日至22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士、茶叶企业,以及数以百计的国际专业采购商、茶叶专家。
来到展会逛一逛,不难发现,今年来参加茶博会的茶客和茶商都更加专业。许多茶商千里迢迢赶来,却不带太多的产品,有的甚至只奉茶不卖茶。
正如安化黑茶“高马二溪”的展位负责人陶文彬所说,参展这样一个国际性茶博会,推介品牌、交流茶业信息才是关键,卖茶倒是其次的事了。
品茶论道
茶客茶商更专业
时隔一年,再次走进国博中心的茶博会,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品茶氛围更浓了。从过道到展台,从展台外到展位里,几乎无处不是奉茶区,也无处不是品茶客。
“过去,茶企都把精致的奉茶区设在展位里,中心位置还会设产品陈列台,用于展示茶叶。”茶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许多展位去掉了专门的产品展示区,一个展位就摆了四五张奉茶的桌子。
一楼1D展厅,汇集了来自浙江各地的名茶,其中西湖龙井展区人气格外旺。三百多平方米的展区里,排满了大大小小的奉茶桌。这还不够,就连用来隔空间的木架外边,也摆下了一张张桌子,备下了茶具。
九溪茶庄的朱乐英算是茶博会上的“老面孔”。为了方便奉茶,她在布展时就主动和展馆负责人要求,将自己的展台放在了过道边上。
支开桌子,摆起茶具,泡了上等的西湖龙井。朱乐英就在走道旁,不时招呼着观展的人们品尝。若是有茶客愿意落座,她更是热情地拿出西湖龙井产地示意图,将自己茶园的位置指给茶客看。
连日来,一场“揽客大赛”在各省区的展馆里上演。为此,一些茶企更是在布展方式上煞费苦心。
在云南展区,新锐茶企“雨林古茶坊”的展位可谓别具一格:半敞开式的展位里,设有两个大大的自助茶吧,茶台上放着“雨林古茶坊”的茶饮品介绍册。打开册子,其中详细地介绍了每一款茶。记者看中了一款名为“棠华”的熟普,找到工作人员,要求试尝。短短一两分钟,一杯浓香的普洱茶就泡好了。喝一口,香醇润滑,回味微甘。
正当记者在细细品味之时,展位负责人柳国振适时地来到一旁,介绍道:他们的茶叶都是选用树龄三百年以上古茶树的原叶做成,味道特别浓郁。作为一家成立不过几年的新茶企,“雨林古茶坊”参展茶博会的初衷就是让更多人尝一尝他们的茶。为此,在布展时,他们就特别选用了这种更加适合年轻人的泡茶方式,营造一个自在惬意的自助泡茶空间。
吸引茶客要创新元素,更要传承古法工艺。在绍兴展区,嵊州茶企不仅带来了上好的越乡龙井,更是把炒茶师傅请到了茶博会,在展位旁现场炒茶。
在底部最高温度近℃的铁锅中,来自嵊州的炒茶师傅双手舞动,碧绿的青叶在烘烤下渐渐变了颜色,散发出浓郁的茶香,引得不少来往的茶客纷纷驻足。这时,嵊州农业局茶叶品牌办的工作人员不失时机地将一杯杯刚泡好的龙井茶端到了大家手中。
“茶汤清而不浊,茶型整齐均匀,茶味香悠扬高远,茶味爽口微甘。”一杯龙井入口,一位懂茶的老茶客由衷赞道:不愧是老师傅炒的茶,就是好喝。一问价格,特级雨前越乡龙井也不过每斤至元。这位茶客不禁动了心:“这价格划得来!”
“茶+”旅游
卖茶卖景两不误
19日,“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茶博会上召开,公布了全国20条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杭州“龙坞茶镇茶乡之旅”成功入选。其实,茶博会上的旅游元素远不止于此,许多茶叶企业甚至把茶旅融合的元素搬进了展馆,可谓卖茶“卖景”两不误。
若是去年逛过茶博会,相信不少市民对德清的“莫干黄芽”仍记忆犹新。不仅因为德清的黄茶独具风味,更因为去年德清展馆的民宿风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去年,我们用竹篱笆、榻榻米等民宿元素,在展位里营造了民宿一角的感觉,许多茶客都反响很好。”德清农技推广中心副站长钱虹介绍,今年他们的展位空间比去年大了一倍多,于是,他们便将更多民宿的内容搬到了展馆里,还原了一个更加逼真的民宿场景。
钱虹表示,德清最有名的便是民宿,将德清茶叶和民宿放在一起宣传,能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宣传效果。因此,这两年参加茶博会,德清不但推介“莫干黄芽”,还一并宣传德清的茶乡游。
今年的德清展位,不仅有民宿里常见的吧台、纸质沙发、会客厅、吊床等,书架上放的也都是和德清旅游有关的书籍。在展位的一块奉茶区,德清莫干山光明茶场负责人黄莉一边为茶客们泡茶、斟茶,一边拿出“游子问茶院周边游玩攻略”。原来,游子问茶院便是他们茶场去年刚建的茶园民宿,和她的茶叶品牌同名。
这位90后妹子告诉记者,游客来到他们的民宿,不仅能体验参观采茶、制茶的全过程,还能亲身体验炒茶工艺。“我们的民宿房间并不多,一共也只有4栋小木屋。”她说,乡村游越来越火,他们茶场也希望通过“旅游+”的模式让更多人来到这里。
有着同样想法的远不止“德清黄芽”。同在湖州展馆,长兴的绿茶品牌“天堂小草”负责人邱敦同样卖力地推介起自己的茶园民宿。不同的是,在他看来,与其说是“旅游+”模式,倒不如说是“茶+”旅游。
“我的茶园不算大,由于是原生态的方式管理,一年的产量也很有限,在我们当地都不怎么够卖。”邱敦说,他此行参加茶博会,与其说是来推介自己的茶叶,不如说是来宣传他的茶园民宿。
这几天,每每有茶客在邱敦的展位里落座喝茶,他总是热情地要求“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