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武汉,大家带一些精武的鸭脖子回家是极好的,我一般是买是真空精装的,15元一袋,有克,但是我建议你买简装的,因为打开后是一样的,精装的就加了一包装,送给的无非是亲朋好友,别太注重包装,在专卖店比超市便宜。
对于武汉,我有很多的回忆。很久远以后,回忆起来,发现很久没来武汉,只记得热干面外面1.5块一碗,学校食堂1.3块一碗,蔡林记2.5块一碗,糯米包油条爱吃咸味道的,但两头还得加点糖,爱吃户部巷的五块钱的三鲜馅儿豆皮特别香,3.5块的肉夹馍,来十块钱周黑鸭的鸭架,四块一根的精武的鸭脖子,棒棒鸡的鸡尖,嘉会园的糯米鸡和烧麦,离开武汉后再也没吃到那么正宗的味道了。精武鸭脖子味道不错,携带方便,很适合带回家。
精武路消失以后再也没有吃过精武路鸭脖子的味道。很多人说周黑鸭的鸭脖,很奇怪。周黑鸭不是吃鸭翅藕和干子的位子吗?对于喜欢吃卤味的人来说,鸭脖真的是人间绝味。有时候近乎绝食状态,看似已对美食失去兴趣,但却只有鸭脖子能撩起仅有的欲望,现已望图垂涎,何时能带着方方的武昌城和水在时间之下行走于精武路,户部巷,热干面,三鲜豆皮,鸭脖子…嗯,立马走起。
记忆中,汉口精武路,曾经半条街是经营鸭脖子的店家。夏天入夜,人声鼎沸车马喧哗都是来宵夜的人群,各种烤肉小海鲜、煎包牛肉面、生滚鱼片粥、啤酒绿豆汤,鸭脖、鸭舌、鸭肠、鸭胗、鸭肝、鸭掌、卤藕、卤虾.....经常在老街寻找最地道怀旧的味道。如今旧城改造已经拆除精武路,此地再也不复当年的盛况了。现在去的话,很多地方已经变化了很多,但是,美好的味道是不会改变的。
那些年,武汉精武路的宵夜与鸭脖子同样精彩,宵夜是夜场的延续。卖鸭脖的在天安旁边扎堆,煲得一手好粥的去球场路打码头。烧虾子的游老三落户汉西一路,美女胸前的颜色蛮彪滴三个字--游老三,代表着老招牌焕发着新生命,油焖、蒜蓉虾还是那个事,小卤菜、毛豆、蟹脚面、凉面倒也清爽有味。
接下来,还要隆重介绍一下汤老头家的鸭脖子。这个也是超级好吃,味道很足,份量也很足。虽同在精武路上,可是他家的鸭脖子怎么吃都不会上火,绝对秘制配方。只有真正的武汉周边的当地人才知道此店,我已经吃了很多年年,都不会更改其它店家的鸭脖子。据说当年池莉写的《生活秀》里的情景,有他家的影子…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周末跟邻居打完通宵麻将,凌晨叫醒我和一堆邻居去精武路吉庆街吃宵夜,不管凌晨几点去都到处都是人,搞点鸭脖子烧烤然后听大人跨天,吃完回来躺床上继续睡,天热还拼竹床睡天台。现在武汉是大城市啦,怀念当年老破旧脏乱差的18线全国最大的县城。
以前住这边有一段时间,过早有排队巨长巨长的焕章牛肉面妈妈喜欢吃素细粉粑粑喜欢牛肉面我喜欢牛肉宽粉,有卤汁特别多的豆皮,菜场有老字号烤鸡,有比精武更正宗的鸭脖子,小时候夏天妈妈总是带我去仁寿路小学附近的冰棒店批一大袋冰棒,还有一个租碟子的小屋,暑假妈妈买菜会带着我一起去买菜,路上饿了买一个又嫩又白的馒头又劲又甜,从车站往家走的一条小巷子有个飘香十里的炸烤店菜都是卤过的炸出来香酱料更香。从家里走到汉江边就10分钟粑粑总是带我去看轮船??放风筝哇...我就路过过个早这么多获奖感言,还不是因为仁寿路天桥小时候感觉挺大的现在走上去怎么觉得缩小了。
精武鸭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吃鸭脖配啤酒,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吹吹牛,相互调侃,美好的,又辣又爽,简直人间绝味呀;在寒冷的冬天,因天气寒冷买好几根鸭脖,把他切成小段,感觉是超幸福的。
记忆中,很小的时候第一次来武汉,下了车真是心情无比激动而欢悦,一下车先吃到新鲜狗粮。然后汉口火车站修的有点南京路味道,挺好看。剩下的就是三步一精武鸭脖店两步一周黑鸭店在这里我感觉自己就是根鸭脖子。这个肯德基的大鸡腿竟然如此的好吃。夜汉口,火车站消磨时间,一份精武鸭脖子,一支二锅头,一包方便面。低调的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