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3月4日消息(记者张棉棉、郭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感动的逆行者,除了医护人员,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医院社区、在街头巷尾提供各种服务。这些凡人善举的微光汇聚,给人们带来温暖,带来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我是志愿者》今天(4日)推出《我就是这么能干!》
我叫杨杰,年前我离开武汉回到安徽老家,后来没忍住,又跑回了武汉。现在在做志愿者,专职运送医疗物资,兼职安装ECMO、呼吸机和紫光杀菌机器人,闲时给火神山、医院杀鱼。没错,我就是这么能干!
大年三十晚上8点多,我刷朋友圈看到一条求助信息说,南京有一批医疗器械物资需要运到后来的“医院”,因为没有运输车辆,一直属于滞留状态,看到这条消息,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到晚上12点左右,发现依然没有人接应,我脑袋一热,决定试试。可做好事不是那么容易的,对方说,运医疗器械对车辆有要求,要9米6的高栏,还需要两辆车。我想,要不算了?结果,手机虽然放下了,可送物资的心事却放不下了,一闭眼就是那些医疗器械,这得救多少人的命啊。
于是,我心一横,找车!到凌晨2点,有人和我联系,说愿意去,但是费用要一万三千元,我说没问题,只要你能来,钱我来出。为了节约时间,我连夜从安徽开车到了南京,早上6点跟司机会合,然后去了医疗器械厂,从早上8点一直装到下午5点准时出发,紧接着马不停蹄,直到第二天凌晨到武汉。
结果,突发状况来了。医院还没有筹建完,物资运不进去,我又接到临时任务,把所有的货物转运到光谷的国药仓库。任务完成后到家已是凌晨4点多了,我觉得应该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我的电话被“打爆”了,说医疗物资还需要换地方。我当时真的很无助,路上没有车,找人帮忙,没有人。我当时想,哪怕我们多跑几次,哪怕再辛苦,及时医院去,也算是完成了我一个最大的心愿。最终,我找到了朋友,用小车分8趟用了两天一夜把所有的物资全部都送到了蔡甸的临时仓库,真的特别像蚂蚁搬家。
为了给自己鼓劲,给医院运送第一批医疗物资的过程我发了朋友圈,看着那些点赞,觉得这个冬天虽然冷,但是大家对我的鼓励特别暖。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才是最好的防护!
雷师傅:我是麦克维的工程师,到火神山来安装“核武器”——ECMO。
杨杰:我是志愿者杨杰,我们现在又到火神山啦!
上午,又有一批呼吸机到武汉了,我一会和工程师雷师傅一起去火神山、医院安装。我现在是半个工程师了!说来话长,2月初,由于武汉安装相关机器设备的只有雷师傅一个人,我脑袋又热了,当时就告诉雷师傅,我想学安装!难吗?反正我学会了。这有点像拼乐高,软件、细节这些交给工程师,柜子、底座和组装我都能完成。我和雷师傅一起除了安装呼吸机,也安装治疗新冠肺炎的“神器”ECMO和超紫杀菌机器人。我和雷师傅是“黄金搭档”!医院,一个通宵,我们就安装了十五台设备。
运送像呼吸机这样的大件时,需医院的病房,我和其他志愿者就靠肩扛手抬来搬运。我现在已经换了第三双鞋,因为前两双的鞋底已经在爬楼梯、搬东西的时候磨掉了,我终于有换新鞋的正当理由了。有人帮我做过统计,经我装卸、运送的医疗设备有上千件,总价值五千多万元。这太有成就感了!
经常进出火神山、医院,看到医护人员很辛苦,我就萌发了给他们改善伙食的想法,想让他们吃上新鲜的鱼。于是我在公司发起了募捐,然后联系生鲜电商,采购了条鲈鱼,让他们医院。电商那边人手不够,我和公司的同事就全程加入到现场的宰杀、烹饪、打包以及整合运送等所有环节当中。
当第一批条鱼送到医院时,医护人员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惊喜让我永远都忘不了,他们说,我们好久没有吃到这么新鲜的鱼了。有个医护人员又给了我一个称号——“最美鱼贩子”!
虽然我不是湖北人,但我四岁就从安徽来到了武汉,吃着鸭脖子、热干面,听着江轮的汽笛声、守着黄鹤楼长大,这里有我的各种成长记忆。武汉这个地方就是这么江湖,散漫、任性、侠义、火气大,五湖四海,千人千面。这也正是我愿意为它付出的原因,为了它,我不介意自己再多几个志愿者工作的头衔,这些头衔里我最喜欢的是“摆渡人”的称呼,我将一直为这个城市“摆渡”下去,直到它重新恢复“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