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法律调整的对策,通过立法优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包括以下几部法律,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反倾销法等都应该进一步修改并真正落实到新能源的发展中,还要根除地方保护主义,依法保护国内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破除歪曲市场规则的现象,改善市场环境,实现市场的优化配置。对于新能源的研发工作、要依靠生产经营的法律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法修正、能源持续利用写入宪法、建筑节能法立法等应该尽早进行,同时,国家应尽早制定并发布新能源利用规划,确定新能源利用的短、中、长期目标。新能源产品质量标准、行业规范、质量检测及监督检验体系应尽快建立健全,加强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建设,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科技攻关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遏制市场上的无序竞争。
着力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将有助于调动印度对中国在南亚推进“一带一路”的态度,推动印度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积极性,倒逼印度与中国合作,如实施共同开发合作项目等。[3]与此同时,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也有助于中国与南亚其他国家推进“一带一路”,给它们树立了样板,如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巴基斯坦在南亚处于老二位置,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将倒逼印度与中国的合作,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打通“一带一路”的“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