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节”流传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村村寨寨,“葫芦节”,拉祜语“阿朋阿龙尼”,是拉祜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记载:拉祜族的祖先是从葫芦里出来的。
为了纪念祖先诞生,人们把葫芦视为自己的生命摇篮,作为本民族的图腾物,从而更加崇拜。葫芦成为了拉祜族文化的标志和符号,是拉祜族吉祥、幸福、和谐的象征,在日常生产、生活、节日中都离不开它。生活在澜沧、孟连、西盟一带的拉祜族,以村寨和家庭为单位,每年都要自发组织“葫芦节”庆祝活动。
主要内容有拜祭、探亲访友、听老人讲故事、观赏和参与大型民间歌舞表演、文艺联欢晚会等形式,表达对神灵的感激和敬奉,追求超脱自然束缚的理想境地,庆贺丰收年成和祈望来年平安幸福,愿人间平安、友善、团结。“葫芦节”群众基础非常广泛,覆盖澜沧县的村村寨寨,影响极广,是拉祜族与各民族交流往来的主要活动之一。该项目于年5月8日被云南省人民*府列入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文来源:普洱市文化馆
文化普洱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