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民众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火把节。来自云南、广西、甘肃、西藏等省市区的10万余名彝族同胞齐聚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县,在彝族先祖希慕遮雕像前举行了庄重而神圣的祭祖大典。
六盘水市彝学研究会会长高昂
(先祖)希慕遮创造了我们巴蜀文明,创造了我们乌蒙山文明,创造了我们彝族文明,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供奉他的神灵,就是为了缅怀他,永远在我们心目中的祖先。
此次祭祖仪式分为请毕摩神、驱邪、招祖*、献祭牲、供祖神、赐福禄、送诸神七个环节。
上午10时许,在主祭毕摩的带领下,由长号队、唢呐队、长枪队、五色旗队、酒令队等组成的祭祖大队伍,浩浩荡荡地从水城县海坪火把广场出发,前往希幕遮广场。一路上,唢呐阵阵,锣鼓喧天。
抵达希慕遮广场后,祭祀队伍按照各自的位置在东南西北中站好天地定五方位置图,毕摩队伍登上主祭台。由六盘水市彝学研究会会长高昂念完祭文后,主祭毕摩号令祭祖仪式开始。
记者在祭祀现场看到,毕摩队伍手持神铃、神棒、神掌等用具,念诵经文从主祭台前开始按东南西北中的顺序驱邪,在整场祭祀仪式中,毕摩可谓灵*人物。
主祭毕摩高忠明
毕摩在彝族阵群结构中属于君臣师,师就是文化大师,就是说毕摩神通广大,走通天下五祖。而我穿戴的这一身服装,毕摩是鹰的象征,所以彝族这个法衣就是鹰的象征,然后这个毕摩服饰上的银饰,体现了毕摩地位高贵的象征,彝族富有的象征。
记者注意到,在依次进行的招祖*、献祭牲、供祖神、送诸神等环节,贯穿着鸣炮,吹奏唢呐和念诵经文,主祭毕摩介绍,祭祀流程环环紧扣,寓意深远。
主祭毕摩高忠明
彝族崇拜灵*不死的生死观念,人死只是躯体的改变,而灵*永不磨灭,就要用招*经这个形式,把祖先的灵*把他招回来祭奠;通过祭祖以后,给(祖先)献祭牲,献牛、献羊,这说明彝族古代畜牧业的发展;最后的赐福就是祭祖以后,子孙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族人的威望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高。
在火把节这个神圣的日子,各地彝族民众前来祭祀始祖希慕遮,以表达对始祖的敬仰之情。彝族同胞表示,通过祭祀活动,增进了各地彝族相互交流学习,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云南彝族民众蒋鉴尧
一个是来朝圣的心态,来到这里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
云南鹤庆县彝学学会会长绞雄才
通过参加祭祀大典活动,我觉得(彝族)能够更加凝聚在一起,还有增加了我们彝族各支系的认同感。
(记者蒲文思贵州六盘水报道)
来源:中新网
转发和点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欣赏彝族服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