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库存,已经成为茶行业最大的包袱!
目前,中国茶叶库存已经达到万吨,估计东莞藏茶就有40万吨。
东莞藏茶以普洱茶为主,40多万吨,价值多亿元。然而,不出意外的话,普洱茶,永远去不了库存。
40万吨=吨=000000克,大约11.2亿个克大茶饼。
我国5亿茶客,约有万人喝普洱茶,就算2年不产茶,也足够市场消化。然而,每年还有16万吨左右的新普洱投入市场。全年吨左右的出口量,加上内销市场,新茶尚且喝不完,老茶越积越多。普洱茶,永远去不了库存。
-01-
可怕的莞藏普洱
几年前就有数据显示,东莞分布在各镇区的大小茶行约有家左右,个体收藏者达6万人以上。全市的囤茶量高达30多万吨,投资超过一亿的藏家不低于人,一家大茶企的囤茶量就超过30个亿。
要知道,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数据,年,云南成品茶产量33.2万吨,普洱茶产量占据云南产业的半壁江山,普洱茶产量大约16万吨。
也就是说,哪怕云南两年不产普洱茶,普洱茶也喝不完。当然,云南茶园面积一直在增长,产量只会越来越大,普洱茶库存只会越来越多。
如果东莞仓+大马仓+昆明干仓+原产地仓+茶商的仓库,普洱茶的海量库存到底有多少,恐怕没人敢公开数据。
总之,普洱茶很多,多到几年不产茶,都够喝!
-02-
莞藏普洱的来源
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梁海潜介绍:东莞收藏投资的高峰,在5-6年到来。几年投入的资本量保守估计有多亿元了,折算下来是有30万吨。 年,据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统计,东莞藏茶已经超过40万吨。按照现有人口统计,这些茶叶,足够东莞喝上80年。
图片来源:东莞时间网
-年,台湾商人来大陆开车间办工厂,对工人态度差的要死,能剥削就剥削,却把喝普洱茶那一套也带了过来。
99年,台湾普洱茶崩盘,港台商人到云南炒作普洱茶。0-3年,他们在原产地用超低的价格垄断了云南普洱茶(拉到了东莞茶仓),并通过资本控制了当时半死不活的云南茶企。
3-6年,开始烧钱炒作,请专家学者研究普洱茶的功效的同时,在各地拍卖造势。4年,鲁迅之子周海婴的一块普洱茶膏,3克拍出1.2万元;
5年,搞出了茶界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的营销,马帮进京事件;6年,克宫廷普洱散茶以20多万元的高价拍出。
总之,为了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为了把普洱茶捧上神坛,不断烧钱。
5-6年,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普洱茶,一开始每年数亿元,到后来上升到每年10多亿元的收茶规模。那几年,投入的资本量保守估计有多亿元。
普洱茶一火,原来是干钢材,干养殖的老板,都纷纷改行做普洱茶(4-6年,云南增加了多家做普洱茶的企业)。
新茶企生产的普洱茶,80%进入广东,50%被东莞吸收,源源不断,天量收藏,成就了东莞今天“存茶之都”。
7年3月,韭菜已经长成,大厂商以%的幅度拉升市价,4月,某大牌生肖饼价格高达2.2万元一件,涨价近千倍。
那两个月,普洱茶价格一天会涨三次,第二天醒来,价格又涨了,在全民都看到普洱茶涨涨涨,散户把茶叶买进来坐等继续升值的时候。
7年4月中旬,炒家抛售普洱,普洱茶价格开始暴跌,某大牌生饼跌到1.7万元/件,7月,跌破万元一件。两个月后,普洱茶全线崩盘。
东莞普洱茶的库存,主要就是那时候形成的。
结果,港台商人卷款跑了,东莞的普洱茶,至今依然安详地躺在仓库。
-03-
普洱茶的库存,永远去不了
这几年,炒作老茶也好,炒作中期茶也罢,其实,都是为了去库存!东莞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对藏茶,是利,转化快。同时也是弊。东莞夏季暴雨多,但40万吨茶叶,搬到别的地方仓储,不现实!东莞茶叶的内部仓储,完全没有问题。过道上有吸味防潮的木炭,墙壁上有一排排温度计,门上刮着小本本,巡查人员,时间,湿度和温度,都有详细记录,严格监控仓储条件。但是,内部做的再好,也时有外因干扰,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地势平坦,雨季一来,容易被淹,一旦大量进水,内部再好的仓储,茶叶多半也要废。广东的地势条件、气候环境,每年夏天,或大或小,都有茶叶被水淹的新闻报道,但是,东莞茶仓不可能搬到别处。只愿,芳村式水灾少一些,藏茶再多,也经不起动辄10亿的损失。更令人担心的是:茶叶需要流通。40万吨茶叶是财富,但茶叶没有流通起来,40万吨茶叶,也可能变成累赘。对比近两年的茶叶销售,年内销.05万吨,年内销.56万吨。年,茶叶出口36.65万吨,与年几乎持平。表面上看,内销增长10万吨,但是,茶叶的产量增速远远高于内销。年,我国干毛茶产量比年增加17.74万吨,达到.34万吨。茶叶产大于销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茶行业都在寻找去库存的方法,诸如年爆炒的老茶,近几年的爆品小青柑,无一例外,都是在寻找去库存的方法。
东莞普洱茶库存那么大,能去掉吗?恐怕很难。国内已经没有市场支撑这么庞大的库存转移了。
这两年,轰轰烈烈的南茶北调,就是把东莞普洱茶卖到北方。但是,北方人偏偏喜欢云南新茶,冰岛、老班章。
年,东莞普洱茶经过十年转化,开仓试水。零售价低到几十元一饼,批发价应该更低,但市场就是不接受。两年之后的今天,中期茶,依旧是一首凉凉拉给自己。
为何?莞藏普洱来源于3-7年,那段时候,普洱茶工艺并不稳定,那段时间生产的普洱茶,质量是不是很好,很多人都持怀疑的态度!
首先,质量没有保证
3-6年,全民皆普洱的时代,天价拍卖现场,马帮进京事件,普洱茶环球旅行,百年贡茶回归故里的盛况之下。只要是普洱茶,绝不愁卖。
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普洱茶行业泥沙俱下。茶企数量骤然暴涨,但有几人知道,普洱茶该怎么做?
那个年代,茶师简直是香饽饽,茶山上,祖传老茶农,接到的订单能从懂过村委会排到勐库镇上。退休三次的国企老茶工都被请出来指挥小工发酵。
除了少部分有国企经验的茶工和传承匠人,新茶企的老板找不到茶匠制茶,只能找茶农操手,甚至只要生活在茶山的人,都敢拉上阵。
茶农的工艺,如天女散花一般,不萎凋直接杀青,忍了;杀青不揉捻直接晒,也忍了;炒茶的锅平躺,还忍了。
但是,当年的茶山,并不像今天的冰岛老寨一样遍地别墅,楼下住人、楼上晒茶。
十几年前,茶山还是一片刀耕火种,茶农家没有晒茶的地方,好一点的茶用簸箕晒,一般的茶叶直接晒在地板上,茶农家老母鸡难免上去跳了一支茶山浪漫圆舞曲,顺便掉根鸡毛,或者拉点什么东西在茶叶里,最后压在了饼里。
这是真的
这样的普洱茶,哪怕真的能越陈越香,也不卫生。更有江湖小道消息,泡过的普洱茶也被蒸软重新压饼,这样的普洱茶,哪怕真的越陈越香,也没啥滋味。
那个时代,普洱茶严重的供不应求,只要是普洱茶,都不愁卖,滥竽充数的茶叶混在其中,质量让人堪忧。
如今的茶客多聪明,买优质干净卫生的名山古纯多好,干嘛非要图便宜,去捡十几年前质量没有保证的中期茶……
其次,越陈越香加重了库存危机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魅力。新茶不好喝,放上几年,香气口感都会有质的飞跃,这是事实。
做名山古纯的人说,好普洱才能越陈越香,垃圾茶放年,只会变成跨世纪的老垃圾;有很多库存的人说,只要是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
优质普洱茶才能越陈越香?
有人说普洱茶跟红酒一样越陈越香。
红酒能陈年,靠的是红酒中的单宁,撑起了红酒的骨架。让红酒能随着时间慢慢转化。
然而,99.9%的红酒,都没有陈年能力,智利酒和澳洲酒,5年不喝,就变成一瓶醋了。
到了今天,哪怕82年拉菲这样的顶级名酒,质量都已经下降了。
按这个道理,只有少部分选料高端的普洱茶才具备越陈越香的能力。而且,普洱茶的品质有一个巅峰,然后逐渐衰败。
所有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
度娘介绍,普洱茶越陈越香,靠的是普洱茶类脂化合物氧化的挥发性。这些化合物,在时间的作用下,让普洱茶的汤色、口感、香气有了转化,苦涩度降低,茶性更温和。
如果茶叶中的类脂化合物都差不多,且都是用普洱茶的工艺做出来,不是用红茶、白茶的工艺制作。那么,所有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
不管哪一种说法,越陈越香都加重了普洱茶库存。有了越陈越香,很多人就有这样的心理:
普洱茶能去库存自然好,即使去不了库存,也能放着越陈越香。
于是,普洱茶行业就有了老茶、中期茶、新茶共存的壮观场面。
玩老茶稀缺的走金融路线;3-6年那一批被炒作过的茶叶,又以中期茶的身份重出江湖;新茶这边,冰岛老班章价格一浪高过一浪。
老茶、中期茶、新茶混在一起,普洱茶行业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场,卖不掉的暂且放进仓库,十余年后,又以另一个概念重出江湖。反正都能越陈越香,库存去不掉也无所谓。
一边是没有人接盘的中期茶,一边是上源源不断的新茶投入市场,上千家茶企却把希望寄托于越陈越香。
结果就是:很多茶商,无可奈何,只能把钱压在库存上。
越来越周转不开,最后被拖死在卖茶的路上。来源:涵涵娱乐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