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根据《普洱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以及普创文办[]5号精神,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与安排,年6月10日至6月13日,我校组织开展了“青春激情赞端午,浓浓端午粽香飘”为主题的系列庆端午活动。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出黑板报。6月10日晚,各班以“青春激情赞端午”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以此来了解我们的节日,讲述“端午节”故事,班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自从不同角度阐释着我们的传统节日中蕴藏着的精神内涵。团委要求,各班继续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各班积极响应,通过班级小能手们的精心设计,用自己班级的语言讲述着我们的“端午”。
民间习俗
第二阶段
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第二阶段:包粽子活动。本次活动的包粽子任务主要由高一年级承担,6月13日下午,高一年级早就准备好了包粽子需要的各种食材,同学们充满了期待,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过,小小的一片叶子,要包好食物,再用绳子捆紧,保证水煮时不会散开,这可是一项技术活儿啊!在高一年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包粽子任务,然后把粽子分到高二和初三年级,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通过亲自实践,让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