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教育脱贫展教师风采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云
TUhjnbcbe - 2021/5/1 20:50:00


  第36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今年云南省教师节主题是:教育脱贫展教师风采,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要论述,展示教师队伍呈现的新形象、新风貌,宣传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激发广大乡村教师投身乡村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云南省对曹惠仙等名年度云南省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云教小微从中选取50名优秀乡村教师,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李兴宝,男,瑶族,年12月生,现在富宁县洞波中学学校任教,中小学高级教师,乡村从教35年。


  李兴宝自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兢兢业业工作35个春秋,并连续担任22年的班主任。先后到富宁县洞波乡最偏远的山区5所小学扎根工作12年。


  扎根在少数民族地区从教,李兴宝边工作边反省总结,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先后5次荣获“优秀教师”,“先进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年8月,李兴宝被调入富宁县洞波中学。23年来,他主抓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兼任班主任,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一名教师的神圣职责,以自己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学校的信任和肯定。


  李兴宝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克服重重困难考入云南大学成人学院中文系,并如期毕业。在担任学校教科室教研员时,他带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在年主持参与文山州课题研究《写作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时,他想尽办法收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其体验写作乐趣;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文训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他先后发表论文8篇,先后10余次获得州、县、乡各级表彰。


  李兴宝还热衷于科学研究,利用业余时间琢磨“实用新型”“发明与创造”,指导学生观看“我爱发明”专栏节目,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与同事在学校组织开展科普宣传与科学实验小组活动,有3名学生获得州级奖励,年又指导学生参加富宁县第一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种助爬树的简易竹枝梯”“露天无棚栽培*瓜技术”获奖。

乡村从教感悟


  一路走来,我情系山区民族教育,今生无悔。为了自己钟爱的这片瑶乡热土和充满希望的学生,我将不忘初心,终身为山区教育发展贡献光和热。

杨明帆,女,汉族,年12月生,现任砚山县阿猛镇阿基小学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乡村从教32年。


  32年来,杨明帆扎根阿猛镇贫困农村教学一线,兢兢业业,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全乡乃至全县的模范教师、名优校长。


  在工作中,杨明帆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方式,让每名职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使阿基小学成为全镇乃至全县的示范学校。多年来,她所教的班级成绩均居全镇前列,所辅导的学生在参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全校教学成绩位居全镇前列。


  “以慈母情怀爱护每个学生。”杨明帆这样说,也这样做。每一届新生入学,她总是手把手教孩子们洗脸刷牙、洗衣叠被。一只手电筒、一套理发工具、一把指甲剪是她随身的“三件宝”。每天早中晚三次巡查学生宿舍是她雷打不动的事,发现孩子的指甲长了她细心为他们修剪,头发长了,她当起了义务理发师。半夜查看孩子们是否入睡,每晚几次帮孩子盖好被子;学生生病,家长外出打工,她第医院并垫付医药费,彻夜守护着孩子,直到孩子脱离危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明帆多次被砚山县委、县*府评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年先后两次被文山州委、州*府评为“优秀教师”;年12月被评为“云南省最美乡村教师”。


  “执著耕耘终无悔,热土热血献山区”,在阿基这块贫困、落后的土地上,杨明帆将一如既往,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山区的孩子,甘做山区孩子的圆梦人。

乡村从教感悟


  回忆几十年的乡村从教之路,其间苦乐自知。是孩子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信心,让我勇敢地去战胜一切困难,去体验教育事业的苦与乐。看着与自己一同进入教育系统的教师,有的改行,有的进城,自己也有过彷徨。但一批批山区孩子在自己的努力下,走上工作岗位,每逢教师节都能收到他们的祝福,愈发坚定了我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为了更多山区孩子圆梦,我愿把毕生心血献给山区教育。

欧东秀,女,哈尼族,年3月生,现在澜沧县糯福乡阿里村小学任教,高级教师,乡村从教24年。


  投身乡村教育24年来,欧东秀默默耕耘,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作为一名村级小学校长,欧东秀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扎扎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以坦诚的待人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广大师生作出表率。她
  欧东秀所任教的阿里村小是边境上的一所国门小学,因地缘关系有很多缅甸学生就读,她和同事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在中国学习的“小留学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中国妈妈”。

乡村从教感悟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也是最好的教育。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听*话、跟*走,继续迎接挑战,践行乡村教育实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边境乡村教育,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以更新的教育理念、更强的教育能力为边境一线广大人民群众教书育人。

杨韦,女,汉族,中共*员,年8月出生,现在普洱市景谷县勐班乡中学任教,中小学高级教师,乡村从教26年。


  从教26年来,杨韦忠诚于*的教育事业,扎根边疆。在教学中,杨韦钻研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本土资源,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可行教案和课件,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杨韦十分
  在班级管理中,曾经有学生有厌学情绪、逆反心理问题突出。为了帮助学生,杨韦起早贪黑,监督学生睡觉、起床,陪学生出操、吃饭,与他们拉家常,半学期后学生日常行为回归正常。


  他勇挑重担,以校为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和教师的榜样。

乡村从教感悟


  在乡村教育环境中,锻造了我坚强、朴实的品质。回首育人岁月,它给了我丰富而深刻的滋养,让我明白一个乡村孩子求学的艰辛,更让我明白只要想做好,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

廖勇,男,汉族,年8月生,现在景东县文井镇者后中学任教,高级教师,乡村从教37年。


  年高中毕业后,廖勇成为景东县者后乡路东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后转为公办教师。从教以来,他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育教学、班主任等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他不断钻研业务,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因材施教,所担任的学科成绩在全乡名列前茅。


  除了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廖勇还特别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这些老师逐渐成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受家长和同事的好评,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年被评为景东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年被评为普洱市“遵规守德先锋”;学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乡村从教感悟


  昨日的我还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如今已两鬓染霜。回首过去,感慨万千。我知道像我这样的教师遍布于每个乡村的角落,我们都一样的平凡,将我们的真诚、爱心、青春全部奉献给*的教育事业。用坚守和爱铸就乡村学生的翅膀,让他们得以勇敢地追求梦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希望乡村教师的爱像一阵春雨,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滋润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来源:委厅机关*委(人事处)、报刊社

 编辑:王世赋

云南省教育厅官微


  发布教育权威信息,解读教育最新*策,展示教育新近成果,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回应社会民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脱贫展教师风采五育并举育时代新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