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市公安局,有37名特别的“警探”,常年活跃在查缉*品、追踪抓捕、痕迹物证搜索鉴别、防爆安检、巡逻警戒、特种救援等各类现场,对侦破案件及稳定社会治安发挥了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警探”就是警犬。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常年一身臭。”这是对警犬训导工作最贴切的形容,也是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大队长李华的工作日常。李华在警犬训练和嗅源破案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被同事称作“犬司令”。
3月2日,公安部昆明片区年警犬工作会议上,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被授予“年度公安部昆明片区警犬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是云南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市级警犬技术队伍。
训练警犬33年来,李华苦心钻研,攻克了国内外公认追踪难度极高的“硬质地面追踪”难题,突破了城市硬质地面追踪瓶颈,使警犬成为民警打击城市犯罪必不可缺的“武器”,“犬司令”李华和警犬“宝宝们”,成绩斐然。
壹
把“后进生”训练成“尖子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李华早已来到普洱市公安局警犬大队的犬舍,照看警犬,和警犬互动。昆明犬体型中等偏大,躯体紧凑,具有嗅觉灵敏、扑咬凶猛、猎取欲强、驰骋力强等品质,适用于追踪、鉴别、缉*、搜爆等。
训练警犬,单调枯燥,但又需要长期坚持。一般来说,民警要对警犬进行鉴别、搜*、搜爆、搜捕4个专业,分别多次的重复训练,才能让它形成条件反射,而要让一只警犬胜任工作,大概需要一年时间。
训练警犬要的是耐心、专心和恒心,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保证警犬的战斗力。越是天气恶劣,环境复杂,李华越是坚持带犬训练。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中,李华和警犬“化煌马”如影相随,成了最亲密的“战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李华的精心训导,“化煌马”在多起重要案件的破获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犯罪现场,“化煌马”凭着血迹、脚印或是一只臭拖鞋,就能寻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在它协助破获的案件中,直接追踪到犯罪嫌疑人住处的就有6起。
贰
连破大案,蛛丝马迹中追踪真相
年中秋节的凌晨,镇沅县九甲乡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件,接到出警指令后,李华放弃和女友的第一次约会,带上警犬连夜赶赴现场。
茫茫哀牢山,到处是蚂蟥,进山前李华把裤脚、衣脚、袖口扎好,一天下来脱掉衣裤身上被咬得到处是血,战友劝说李华回去穿上防护装备再来,但他心里知道时间就是战机,不能拖延。
李华毫不犹豫带着警犬在山里开展了七天七夜的搜捕,最终他凭借着执着精神和敏锐的侦查意识,成功地解救了人质,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年12月14日凌晨,一辆出租车被劫持到原国道线同心收费站宁洱方向2公里处,2名出租车司机被残忍杀害,犯罪嫌疑人不知去向。
李华带警犬赶到现场,利用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衣服作嗅源,追踪3公里后,受外界干扰警犬终止了追踪,所有线索到此戛然而止,案侦又陷入了停顿。
李华凭借着多年的办案经验和对警犬的了解,对警犬追踪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研判,确定方向无误,于是向指挥员提出坚定追踪方向。
此时距案发已经过去了35个小时,李华认真观察了现场和周围环境,决定回到发现血迹的地方再次追踪,警犬感受嗅源后兴奋地向山林追去,追踪2公里后发现1件带血的外衣,追踪4公里发现呕吐物和皮带,追踪至5公里时警犬吠叫示警。
李华和侦查员快速赶到警犬身边,发现2名男子躲在树林里,被警犬吓得瑟瑟发抖,大叫到:“不要放犬,我们投降。”
侦查员迅速将2人控制,经讯问,2人对抢劫出租车杀害司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年2月28日22时,墨江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造成两名受害人死亡,嫌疑人乘着夜色隐入茫茫人海,案件侦查没有一丝头绪。
叁
屡立战功的“警犬宝宝”
普洱市警犬工作始于年,是全省开展警犬技术较早的州市之一。年,原地区公安处投资3万元,组建警犬繁殖训练队。年成立警犬训练基地。
年成立警犬大队,并对基地进行迁建,新基地占地面积约21亩,建成犬舍18间,集繁育、训练、教学、复训为一体,标志着普洱市警犬工作由粗放型上升为标准化饲养,目前警犬存栏量共36头。
近年来,普洱警犬技术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警犬技术充分运用在刑事执法、搜爆安检、*品查缉、治安巡逻等领域,特别在多起重特大刑事案件快速侦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圆满完成年北京奥运会、年昆明南博会、年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博鳌论坛、G20峰会、第一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安保活动的搜爆安检任务。
基地先后训练出一级功勋犬2头,二级功勋犬2头,三级功勋犬2头。其中一级功勋犬“化煌马”被选为优秀本土工作犬克隆体,现已经成功克隆,其克隆体“昆勋”目前正在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接受训练,是我国第一头克隆警犬。
精彩回顾凝警心,扬斗志!云南刑侦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得省公安厅表彰嘉奖你好,警察节!这就是刑警致敬警察节!云南刑警用行动向您表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