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丽,女,年3月生,佤族,西盟县力所乡小学教师,从事音乐教学工作8年。他在和谐云南创建活动中,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为和谐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张老师认为: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些好人好事,让生活更美好。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最美丽的青春,传递最幸福的爱。
愿担承一位默默奉献的“助残使者”
年10月,她了解到力所村南袜坝年龄9岁的娜迫同学患有马蹄足畸形,身高仅有72厘米,父母双亡,在其舅舅家寄养,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的爱心再度泛滥,誓言尽所能及帮助娜迫同学。随后,她在网发起了爱心捐赠,普洱市教育局周谦老师和西盟县公安局李飞警官看到网上发帖后,联系她表示愿意帮助娜迫同学。年12月,她与西盟县公安局李飞警官等一行到娜迫同学家看望,送去北京爱心人士佟先生的爱心物资,现金若干元,牛奶,玩具等物品。年7月,再次收到爱心物资、雨伞、雨鞋等若干套,。年8月,她积极向乡、县相关部门反应娜迫同学情况,得到教育教、民*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协调到昆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做腿部矫正治疗,虽然有关部门已经为她支付了昂贵的医疗费用,可是多次上省城的路费加上几个月的生活费需要自理,对于家境困难的他们来说,也是困难重重,年12月她与普洱市教育局周谦老师的倡议下,收到北京爱心人士捐赠元。娜迫同学舅舅每次从她手上接到爱心款及物品时,深情的说:“有了张老师帮助,娜迫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西盟县力所乡是全国贫困乡,这里居住村民生活都十分拮据,张海丽同志作为力所乡中心小学的一员,经常下乡家访,力争遍访生活在西南“卡佤”土地上的残疾儿童,发现一起,倾尽所能且广泛号召救助一起,其“护残使者”的光荣使命仍在继续,仍在延续……
甘做控辍保学路上的“义务劝返员”
张海丽老师从小在贫困的西盟佤山成长,深知生活不易,唯有读书才有出路。年8月,在力所乡小学任教以来,积极劝导辍学学生,尽力帮助贫困生生活。她也认识到个人力量有限,于是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向相关部门反应、网上发起爱心捐助活动、大学校友募集等方法,想办法帮助学校贫困生。年5月,通过联系西盟县移动公司,在“六一”儿童节,收到西盟县移动公司捐赠学习用品若干;
年3月,通过向大学校友募集,在4月至7月间陆续收到爱心衣物,学习用品等多件;年4月,通过网络募集,在5月至8月间陆续收到爱心衣物,学习用品等多件;年5月,通过网络募集,在6月至9月间陆续收到爱心衣物,学习用品等多件;年1月,通过向大学校友募集,在1月至4月间陆续收到爱心衣物,学习用品等多件,以上物品均通过校团支部发给贫困生。特别是年12月,魏福荣同学父母不幸遭遇车祸,母亲当场死亡,父亲伤势严重,得知情况后,她积极为魏福荣同学在网上发起了爱心捐款,在短时间里收到了爱心捐款5千余元。她的爱心一直在传递,学校领导和她谈话时,她说“我只是个桥梁,是这个社会太有爱心,我会一辈子、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的学生”。
控辍保学工作是全面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西盟县力所乡中小学校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的领导组织下,张海丽老师采取了各种措施,自己俨然是一位边疆控辍保学路上的“义务劝返员”,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使流失率控制在零。
愿做教坛上一颗璀璨的“音艺明珠”
年参与组织开展的禁*防艾“校园守护行动”中,自编禁*拍手操和改编防艾舞蹈得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做为一名教师,除了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还积极争取外单位的帮助,并全力配合外单位的各项工作,在年西盟县拉祜族“葫芦节”庆典活动中,为力所村编排参演节目《七月火把节》并担任主持人工作。在年西盟县佤族“木鼓节”庆典活动中,为力所乡机关编排参演节目《佤山风采》。在年西盟县拉祜族“葫芦节”庆典活动中,为王拱村编排参演节目《佤山情》。年协助力所乡边防派出所开展走出大山放飞梦想“关爱贫困山区儿童成长”大型公益活动。年,在普洱市边镜管理支队迎“新年慰问文艺晚会”中,为力所乡边镜派出所编排参演节目《佤山尖兵》。
她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秉承着“奉献一份情,彰显一份责”的工作理念,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身为音乐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各类文化建设和文艺活动中,有针对性的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开展音乐教学,使得音乐教育实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氛围。
甘谱“五线”教学路上的“五彩和弦”
张海丽老师作为普洱市最远的少数民族自治乡的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和演出活动,每一次她都尽心尽力地陪孩子们训练、彩排。她不但要忙前忙后地找场地,各种商洽衔接,还要像母亲一样照顾孩子们的生活。周末、寒暑假期间,她总是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给学生们训练指导。每一次学生有小小的进步,她都会用自己工资买一些小奖品作为学生进步的奖励。因此她也得到学生们的一致喜爱,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她对待学生一视同仁,班里有位同学学习能力比较差,可是她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向他解释、指导,直到这位同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张海丽老师的“音乐路”充满彩色的诗情画意。她的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她的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她的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愿把光和温暖无私奉献;她的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洁白无暇。彩色的诗情画意的青春如一支动听的歌,在平凡的教师岗位让青春之花四季绽放。
作为边疆教师的一员,笔者想用一首诗歌对张海丽老师的好人好事进行讴歌(有改编),以作该文“后记”……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带着缺失的遗憾∕生命让我们读懂了∕月有阴晴圆缺的诗篇∕一声春雷响∕*和*府没有忘记我们∕西盟学校给了他们飞翔的翅膀∕社会各界时刻关心他们∕温暖的爱心伴随他们健康成长∕自食其力是他们的目标∕回报社会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生命之舟固然残破∕希望之路充满坎坷∕可我们西盟教师不怕∕因为∕我们的爱就在我们身边……
编辑:StephenLei
欢迎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