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罗庆红曾经参军到部队上当了一名卫生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争。转业后回到村子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近三十年,如今,罗庆红和另外两名村医一起保障着芒角村周边多名村民的健康。
年10月份,罗庆红参军当了一名卫生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争。年罗庆红转业回到村子里,在村子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罗庆红一个月收入20元,他就边做村医边种地维持生活。在罗庆红的影响下,家里两个儿子都去读了卫校。大儿子毕业后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编外人员),而小儿子因经济原因读了一年多,在家边种地边打零工了。罗庆红希望大儿子能回来当村医,但是不知道他是否吃得了村医的这个苦。
罗庆红生活在云南省普洱市芒角村。这里居住有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以前百姓们家里看病都没有钱,就拿自己家里的鸡或粮食给他当药费,鸡在当时算是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罗庆红没有收乡亲们的鸡之类的,让乡亲们帮忙种地按工时抵药钱。家里没有劳动力的,他记账都记了一大本,后来就都算了。
芒角村有多人,服务半径大概有十公里左右。90年代,村民们迷信,生病不找医生,更不愿意给孩子打预防针。通过罗庆红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村民生病不会再用“招魂”来治病了。罗庆红常年行走在山间小道上,来往于农户家中。村民们都认识罗庆红,不管白天黑夜,罗庆红随叫随到。以前最难开展的工作是给孩子打预防针,要到各个村寨一户一户的打。罗庆红负责16个村寨,打一次预防针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在没有开展新农合之前,芒角村只有罗庆红一名乡村医生。当时村子没有卫生室,他就在自己家给病人们看病。一些老人家来不了,他还要到寨子里去提供服务。年合作医疗开始推进之后,乡村卫生室才建成,罗庆红成为了镇芒角村卫生室的负责人,如今卫生室现在有了3个人,保障着周边的多名村民的健康。
如今,罗庆红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近三十年,尽自己所能,保障了村民的健康安全。他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里,自己老了,未来还得靠年轻人。